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作為北方人,包子是我們餐桌上的常見主食,有時候幾天不吃就覺得饞的慌。製作包子其實很簡單,但要想把包子蒸好也是需要小竅門的。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關於和麵(發麵包子為例)

1、和麵時,水量要一次加夠,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太軟了蒸出來會不成形,塌塌著不好看;太硬了則口感不蓬鬆。

2、還有就是包包子的面可以根據餡料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調整。比如,包包子的餡料比較幹,那麼面可以軟一些,這樣和餡料搭配後蒸出來的包子吃起來就會口感很喧軟。如果包包子的餡料容易出水,那就要將面和的略硬一些,包好後再多醒發一會,這樣再蒸制,麵皮就不那麼硬了。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3、在包肉包子的時候,和麵時可適當的加點食用油在裡面,這樣就避免了在蒸制的過程中,油水浸出,讓麵皮發死,甚至整個麵皮皺巴巴的,賣相欠佳的現象。

關於發酵

1、 如果想快速發麵:比如在氣溫低的冬天或是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要想面發酵的快些,可適當增加酵母的量,這樣就會起到快速發酵的效果。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2、二次發酵:包子包好後,一定要進行二次發酵,餳好了再上鍋。這樣易蒸出成型好看的包子。如果時間較緊,的確沒時間等它二次醒發,可以裝鍋後,先開小火,給麵皮留出一個慢慢升溫的時間,也就是二次醒發的時間,等開鍋上汽後再轉大火。

關於製作

1、 擀包子皮的時候,不要像餃子皮一樣,擀的很薄,太薄了即使面發的再好,也不會有喧軟的口感;當然也不能太厚,厚薄適當即可,一般是中間略厚,邊緣稍薄為宜。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2、 包制的時候,用力要均勻,儘量讓包子周邊的麵皮都厚薄均勻,不用為了捏褶使勁提拉麵皮,這樣會使包子皮此厚彼薄,蒸的時候油會把薄的那邊浸透從而影響包子的成像。當然更不能把包子頂部捏出一個大疙瘩,就更不好吃了。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關於調餡

1、肉最好用手切,一般切的和玉米粒大小就差不多了。最好再切點肥肉在裡面會更好吃,瘦肉和肥肉要分開切,而且肥肉要切的比瘦肉小,這樣就不會蒸出包子咬一口,看著一坨白白的肥肉了。

2、肉切好後,放入碗中,先加入食鹽和十三香拌勻稍醃一會,這是底味。然後再放入蠔油、生抽、雞精,順時針攪勻後將肉餡放置一會兒,讓味道充分融合。這叫餳餡兒,跟餳面一個道理。餡料餳好了包出來的包子才好吃。

3、下一步就是放蔬菜了。甭管什麼蔬菜,最好用刀細細的切出來,不要用刀剁,要充分保持蔬菜的水分和鮮味,更不要焯水,焯過水的蔬菜就失了靈魂了,就沒有了原先的鮮味了。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4、餡料餳好後放入切好的蔬菜、蔥末和薑末,順時針攪勻,再放點食用油,如果有豬油放點豬油會更好吃。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5、最後再倒入香油拌勻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歡香油也可以不放的,不過個人感覺還是放了香油出香味。


製作包子有講究,幾個小技巧幫你做出暄軟不塌陷的包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家有悅味,文章是本人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製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探討和交流美食經驗,我們共同把美食做好,讓我們吃得更健康,更營養。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一樣的美食分享,希望大家吃出好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