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水南鎮,這個位於江西中部的一個小鎮,這輩子註定與我有著深深的羈絆。因為這裡是老公的家鄉,這裡有著質樸的鄉親,秀麗的山水,還有著養育了他的一方水土。因為兩個人的家鄉在中國的一南一北,每隔一年就會來這裡過年,從一對新人到三口之家,年的意義,對於我們越加豐富起來。

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過年,在南方和北方有著不同的形式,雖然形式不同,卻各自表達著對年的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水南鎮,過年前比較有儀式感的事件是做腐竹。在過年前的一個月,小鎮的村落裡會做腐竹的人家就會開始著手做這個最讓當地人充滿自豪感的食材。

說它讓人充滿自豪感是因為這裡產的腐竹是純手工製作,採用的是古老的製作工藝。聽說,鎮上已有數百年手工製作腐竹的歷史。因為是手工製作,因此營養更豐富,口感更細嫩。每到過年前,都會有十里八鄉慕名前來購買的人,因此在這一個季節,走在小鎮裡,會有陣陣的豆香飄過,還有那晾曬在竹竿之上的金黃多肉的腐竹們。

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在小鎮上,做腐竹的人家不多,而且一般是家裡的媽媽是製作主力。為何?因為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上學讀書的學生,有需要贍養的老人,有著想讓生活更好的希望。婆婆和公公憑藉兩雙勤勞的雙手養育了一雙兒女,也把兒子培養成了研究生。

做腐竹是一個辛苦,準確的說是熬人的苦力活兒。熬豆漿的大鐵鍋會24小時不斷火,火候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豆漿邊熬邊會產生厚厚的一層豆皮,趁熱將豆皮掀起壘疊掛在竹竿上,晾乾後就是一條腐竹。而婆婆掀豆皮這個步驟完全是用手,滾燙的豆漿在手下,就這樣千百次地動作,最後雙手則變得麻木和長滿厚繭。每當看到婆婆的手,我都會感到一陣心疼。現在,生活變好了,公婆不用再這樣操勞了。而婆婆每到過年前,還是會做一些最新鮮的腐竹作為過年的美味。

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說到美味,水南腐竹的做法更是一絕兒。之前聽說過很多種腐竹的常見菜做法,比如涼拌、小炒、涮火鍋、燉煮等,唯獨沒聽過當地這樣原生態的吃法。只需一油一水一鹽三樣東西,完全就可以把腐竹的美味密碼打開,在舌尖絢爛的綻放。如何做,且聽我細細為大家道來。

一油:腐竹洗淨後瀝乾水分,掰成小段。鍋裡放油,多放一些足夠沒過炸的腐竹最好。油溫8成熱後下腐竹,炸幾分鐘,看顏色,變成焦黃色剛好,撈出後瀝乾備用。

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一水:將鍋裡炸腐竹的油盛出來,不需要再加油。將腐竹倒入鍋裡,加水沒過腐竹。燉煮至熟軟(依個人口感掌握時間,不宜太久,因為已經炸過)。

一鹽:腐竹煮好後,出鍋前加一點鹽,可以裝盤開吃了!

水南腐竹,帶著媽媽手溫的美好食材

​就這樣簡單的油水鹽,腐竹變得脆嫩鮮香,口感順滑,咬一口充滿汁水,配飯吃最棒,下酒也是天然配搭。如果以後你有幸經過江西水南這個小鎮,可以來嚐嚐這裡的腐竹,相信會刷新你對腐竹的認知,或許你真的會吃出來媽媽的味道,因為它是帶著媽媽手溫產生的美好食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