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元宵和湯圓不僅是中國人在元宵節或春節這樣的傳統佳節要吃的食物,平日裡也可以作為家常美食,換換口味,冷凍好的湯圓或者元宵放在冰箱裡,早餐拿出來煮熟就可以吃了,方便美味又快捷。但是每年元宵節左右,這樣一個話題就火了起來:元宵和湯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元宵

元宵和湯圓的做法區別

元宵節的吃食,北方叫做元宵,南方叫做湯圓,很多朋友以為都是湯圓,其實元宵和湯圓還是有區別的,主要在於,“元宵”是“”出來的,“湯圓”是“”出來的,元宵表皮勁道餡料也有嚼勁,湯圓則表皮光滑口感細膩。

  • 元宵是如何“”出來的呢?

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詞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來歷十分悠久,元宵的做法也是代代相傳,雖說各個地方有有各個地方的不同,然而總體大同小異,都是“滾”出來的。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滾”出來的元宵

像篩面的手法一樣使其在糯米粉中滾動,滾到表面變干時暫停

防止滾的元宵開裂的小技巧】準備一碗水用筷子將元宵球夾起來放入水中3-5秒後撈出(動作一定要輕)

繼續放入糯米粉中滾動,反覆5-10次(喜歡厚一點的皮可以多滾幾次,喜歡少一點的皮就少滾幾次啦~)多餘的元宵可以放起來冷藏,想吃隨時拿出來!

  • 湯圓是如何“”出來的呢?

同樣要先準備好餡料,之後將糯米粉放入容器裡,加入清水,注意要少量多次

之後將糯米粉和成表面光滑的麵糰,麵糰要軟硬適中

取少量麵糰(大約兩個手指肚大小),在手中轉圈捏成小圓餅,用勺子挖半勺餡料放在圓餅中央,之後將圓餅對摺,對摺處捏緊

輕輕按壓周圍的糯米,並往裡按,然後雙手展平將糯米糰在掌心團成一個糰子的形狀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湯圓是“包”出來的



前世今生|傳說與史料裡的湯圓與元宵

傳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途經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仿製此果,用山楂仿製果中紅色的餡並煮而食之。

還有一種說法,說元宵原本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製作湯圓十分拿手,此後世人都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只是這兩個傳說都不見史料記載,所以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圓子”、“浮圓子”、“乳糖圓子”。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元宵節的傳統食品應該是始見於宋代,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各色各樣的“圓子”

玩轉元宵的新吃法

元宵通常來說都是下鍋煮著吃,其實元宵也可以炸著吃,還有許多不同的別的的吃法,今天就簡單介紹一個元宵的小吃法

拔絲元宵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拔絲元宵

  • 材料準備
  1. 糯米粉300g
  2. 綿白糖300g
  3. 豬油25g
  4. 熟面50g
  5. 配料: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g,花生油少許
  • 製作步驟
  1. 將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桂花等配料和成餡料
  2. 用上文的方法制成元宵
  3. 鍋中倒入油,燒至六到七成熱,將元宵放入,炸成金黃色
  4. 鍋內留少許底油,放入綿白糖,滴幾滴白醋,再加上少許水(糖和水的比例約3:1),小火慢慢熬,熬至水分蒸發,糖汁變粘稠,氣泡由大變小。糖汁顏色變成淺黃色(期間需要
    不停用鏟子攪拌,防止糖汁粘鍋 )
  5. 快速倒入炸好的元宵,用鏟子翻炒,讓元宵裹滿糖汁(動作要快)
  6. 用芝麻裝點一下即可出鍋


元宵和湯圓|區別究竟在哪?除了煮著吃,元宵的新吃法你知道嗎?

可愛的元宵

相信現在朋友們都能夠分清“元宵”與“湯圓”啦,你們還有什麼元宵的新吃法,歡迎評論區分享呀~

大家好,我是說句老食話,分享美食製作日常和技巧,探店經驗貼~歡迎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