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舌尖-巴盟紅醃菜

巴盟的紅醃菜:巴盟,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巴盟紅醃菜是內蒙古地區的特色食品。在巴盟每當人們辦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紅醃菜。整塊的蔓菁和介菜,配以鹽、等調料,醃製數天,後入缸蒸,上桌才解開塵封已久的味道。

據說當年傅作義在五原會師後,專門要吃當地的炒麵和紅醃菜。賦予人文味道的紅醃菜,充滿了歷史的嚼頭。

提到獨具地方特色的紅醃菜,就使我們想到與它有關的遙遠的過去。瀚海般大漠中,走著幾位衣衫襤褸的趕路人。沒有人煙,沒有道路,他們憑著經驗,約摸著方位,在烏蘭布和沙漠中穿行著。夕陽西下,他們便停下疲累的腳步,吃一口炒麵、嚼一撮紅醃菜,待夜幕降臨後星星伴著入睡。

內蒙古的舌尖-巴盟紅醃菜

如今,人們一直食用紅醃菜,把它當作裝在口袋裡的零食。 紅醃菜很鹹,幹吃、泡著吃均可,吃起來特別有嚼頭。紅醃菜矯情,大約半斤左右的紅醃菜,其容積就有四五個小蘋果那麼大,拿它當鹹菜吃,一個下飯能吃十幾天。

到了每年4、5月青黃不接的季節,紅醃菜是窮人家接濟的一道菜。因此,貧困山區的農民,年年都要製作紅醃菜。秋收以後,把圓白菜、蘿蔔、蔓菁、芋頭切成細絲醃起來。翌春,把它撈出來晾到快乾的時候,再用原湯(酸鹽湯)將其煮熟,攥成團,曬乾,便成了褐紅色的紅醃菜。吃的時候,把它掰碎泡在米湯裡或適量的開水裡,一點都不硬。

內蒙古的舌尖-巴盟紅醃菜

製作方法:1.選擇優質蔓菁,芋頭2.將蔓菁芋頭醃製一段時間(根據口味選擇醃製時間,喜歡鹹的多醃幾天)。3.把醃好的蔓菁芋頭切片晾曬(陰乾最好)就好了喜歡吃軟的就加第4步。4.用開水將曬好的菜煮一遍。或者用塑料袋將曬好的菜裝起來蒙幾天。

傳統觀念裡,擁有手藝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國的鄉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藝的溫度。從粗曠到精緻,城市到鄉村。每一種食物獲取,起初都是為了安身立命。充滿了想象力的製作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運用著智慧,從起初做到更好。方便和可口在歷史的進程中拿捏著。


內蒙古的舌尖-巴盟紅醃菜


作者簡介:文化廣記,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這裡有你想看的一切,每週陪你,一路讀行。授權請聯繫文化廣記(ID:whgj9000)*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內蒙古的舌尖-巴盟紅醃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