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升溫,房價穩中有升 銀川房地產開發投資趨於理性

近兩年來,大型房企紛紛在銀拿地後,土地升溫,房價穩中有升。近日,銀川統計局發佈2019年1-9月銀川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顯示,該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下降,整體趨於理性。


土地升溫,房價穩中有升 銀川房地產開發投資趨於理性


“金九銀十”銷售分化明顯

傳統樓市旺季“金九銀十”剛剛過去,不少購房者表示,銀川樓盤銷售分化愈加明顯。有的樓盤捂盤惜售,有的卻無人問津。

“十一黃金週我去金鳳區城北親水大街附近看房子,處在同一區域位置的幾家樓盤銷售情況可以說是冷熱不均。”購房者趙先生告訴記者,讓他非常疑惑的是,這個區域位置上有中房、天山等幾家知名房企的樓盤,也有一些小開發商的樓盤,雖然這些樓盤的位置相近,但銷售情況卻大不同。中房和天山集團的樓盤價格略貴一些,但基本一開盤就售罄了,而其它開發商的樓盤銷售業績卻平平,甚至有樓盤派人到這些熱賣樓盤附近搶客。

無獨有偶。記者瞭解到,興慶區北塔湖附近某樓盤銷售火熱,其開盤需要搖號,沒有搖到號的購房者連買房的機會都沒有。並且該樓盤十一期間只少量開盤,沒有搶到的購房者只能等到年底再次開盤才能繼續搶購,熱門樓盤捂盤惜售已是常態。與此同時,一些樓盤卻在降價推房。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日,銀川金鳳區城南一樓盤開發商因急於給施工方結算款項,為回籠資金,企業內部只好降價出售樓盤。

銀川樓盤銷售為何會冷熱不均,分化明顯?對此,銀川不動產投資業內人士杜經理分析,主要是以下兩方面因素。第一,現如今,房價走高,購房成本增加,購買一套房要花費畢生積蓄,不少購房者則在樓盤品質、配套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不少大品牌房企就成了許多購房者的首選,同一區域位置且價格相近的不同樓盤,大型房企的樓盤則會更受歡迎。第二,區域位置決定房子的熱度。學區房永遠都在捂盤惜售,等待漲價。而區域位置一般的樓盤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銀川作為三線城市,住房存量相對較大,購房者選擇餘地也較大,因此,很多沒有競爭力的小開發商及樓盤將面臨房子賣不動的困境。

土地市場成交量回落

今年開春以來,銀川房地產市場熱度略有上升,不少樓盤價格破萬,均價有所上漲。近兩年來,萬科、恆大、碧桂園、融創等大型房企紛紛轉戰銀川拿地,一時間銀川土地市場熱度不減。而這些地塊所建樓盤也在今年上半年加推入市,受到不少購房者的追捧,銀川房價也漸漸升溫。

而近日,記者瞭解到,從9月開始,銀川土地市場成交有所回落。據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網消息,9月,銀川商住土地供應只有3宗,其中有2宗成交。10月,銀川商住土地供應7宗,成交6宗。相比去年同期,土地供應與成交量都有所減少。

房地產開發投資趨於理性

今年以來,銀川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下降,1-9月份,該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04.15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低於全區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收窄21.8個百分點。

據銀川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9月份,該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04.15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分別比1-3月份、1-6月份、1-8月份收窄2.6、9.5、4.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完成投資140.81億元,同比下降3.5%;辦公樓完成投資3.25億元,同比下降56.1%;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23.79億元,同比下降29.0%,其他完成投資36.30億元,同比增長32.6%,分別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量的69.0%、1.6%、11.6%、17.8%。

建立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

對此,銀川統計局相關人員對銀川樓市未來發展給出了幾點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將穩定房地產市場作為長期目標,以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加強需求端有效管理,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是培育新增長點,促進房地產開發業穩定發展。從服務養老、醫療、教育、體育、文化、旅遊等方面尋找房地產開發業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形成以產品的多樣化服務居民的住房消費,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充分利用當前發展迅猛的電商業,改變宣傳、銷售模式,促進房地產融資、開發、消費和服務,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三是繼續消化存量。一是鼓勵房地產企業對於新開盤房屋適度讓利,低價入市消化庫存,盤活資金;二是對一些庫存量大的項目小區,在交通、教育、醫療、生活等配套設施方面進行完善優化,提高樓盤競爭力,刺激消費者購買。(新消息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