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 叉燒都學了,叉燒包還不拿下?=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做廣式叉燒的文章,很多人問,那叉燒包怎麼做?是不是把叉燒包進入就好了?

當然不是,叉燒是塊狀的,叉燒包的餡料明顯還帶有醬汁的感覺的嘛。

但,其實也不難。貌似站內還沒有人寫過叉燒包做法,那今天我們就來一發,聊聊叉燒包怎麼做。本文側重於叉燒餡料的做法,至於外面的麵包皮,這裡也會附一個方子,如果你有更適合自己的方子也可以用自己的替代。

首先,叉燒如果你能夠按之前文章裡面說的那種,慢慢醃製慢慢烤,出品是最好的,畢竟除了去酒店,你很難在燒臘店買到這種出品的叉燒,大家也不可能去酒店點盤叉燒帶回家做包子嘛。

做起來雖然麻煩,但是可以像我一樣,吃一頓叉燒,弄上一兩斤,吃一點,剩下的大部分都做成叉燒餡備用。

如果你嫌麻煩,這裡也附一個現做的方法,但味道就沒那麼好了,做過一次,忘了拍照,就只有文字了,不過也不難理解。

一、叉燒備用

先講講最優的,首選自制的叉燒,次之去外面燒賣店買點叉燒,準備個半斤左右。不能全部都是瘦叉哦,至少肥肉要佔整體三成至四成才行。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加點肥叉: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恩,這麼漂亮的叉燒,還真有點捨不得。

如果沒有現成的叉燒怎麼弄?那就需要預處理一下。同樣是買一塊梅頭肉,需要比現成叉燒分量大,畢竟會縮水的,大概300g出頭。時間夠的,可以少許五香粉、薑末蒜末醃製一會,後續再切成粒,少量油煸炒。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如果不夠時間,就直接切成粒,少量油,加薑末蒜末,煸炒至表面變白。

二、炒叉燒餡料

按上面半斤叉燒配比,醬料配比如下:

叉燒醬 40克

料酒 1中式勺

蜂蜜 1中式勺

南乳汁 半中式勺

蠔油 5g

澱粉 一調料勺

如果是梅頭肉炒的,那麼上面醬料之外還需要額外加:

蠔油 5克

醬油 5克

現成叉燒直接炒一炒,依次加入料酒、叉燒醬、南乳汁、蜂蜜與蠔油(5g),小火熬5分鐘就夠了,然後澱粉與水按1:5調芡汁,倒入鍋中收汁,就算完成。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如果是梅頭肉,同樣也是依次加入料酒、叉燒醬、南乳汁蜂蜜與蠔油(10g)與醬油(5g),上色後加足量熱水,沒過所有肉後小火熬煮1小時,熬到肉質軟爛為止,最後按同樣方法勾芡收汁。

這樣餡料就算完成了。可以放冰箱冷藏,這樣會比較好包一些。

三、中式包點做法

材料:

中筋麵粉 180g

低筋麵粉 150g

即發乾酵母 4g

牛奶 180g

白砂糖 35g

鹽 4g

橄欖油 15g

所有面團材料一起進行揉麵。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機器揉麵大概30-40分鐘,手動揉麵這個就看手法了,但一定揉到表皮光滑,麵糰柔軟。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機器揉麵的可以再取出手揉5分鐘。

接下來將麵糰覆膜,放到溼潤溫暖的環境下,發酵成2.5倍大。如何判斷是否發酵好了?只要用手沾麵粉,戳麵糰後,洞不塌,但也不回彈即可。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發酵結束後,取出麵糰,用力按壓排氣,揉勻後分為20份。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接下來就講叉燒餡料包入,怎麼包看大家喜歡了,廣式叉燒是開口朝上。

還有些人是收口捏花朝上,但不好意思我對包包子、餃子都比較手殘,只會捏緊後收口朝下。做法就是傳統的擀成圓皮: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包入餡料: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收口: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放到鍋中,或溫熱環境進行二次發酵,大概需要15分鐘。二發之後會感覺脹大明顯,大概比原來大1倍左右。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然後就上鍋大火蒸12分鐘。

關火後虛蒸1分鐘再開鍋。恩,熱氣騰騰的。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軟軟的包子,撕開來可以看到叉燒餡料。

想做軟糯流汁的叉燒包?這一篇看完包學會!

味道很贊,就是包子圓碌碌的確實不太像叉燒包,還以為是豆沙呢。

恩,等我學會別的包包子手法,我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