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購房者拋棄你的時候,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很多人在購置房產的時候總是會考慮各種方面的因素,無論是從地段、還是附近配套資源等等都是大家要考慮的庸因素。這之間很多人都關注的一個點就是學區,這個因素是不少人都會重點關注的方面,尤其是家裡有適齡上學的孩子更是對這個方面考慮多多。

學區房,購房者拋棄你的時候,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對於學區房的稀缺和重要性在所有的城市都有很明顯的體現,不管在哪,學區附近的房價一定是區內最貴的地方。從北京15萬一平到南京的9萬一平,無一不在告訴大家學區房的價值高昂的事實。不過,學區房的價值真的能夠一直這麼延續下去嗎?

其實,這幾年政府已經注意到學區對於房價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很多房地產商緊握著優良的教育資源,一味地進行房價炒作,這樣的惡意營銷讓不少百姓都苦不堪言。做父母的都是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想要擁有一個好學校的入學資格,似乎有一套學區房成了必備的要求之一。政府在2015年也開始逐漸出臺一些政策來改善這一現象。

學區房,購房者拋棄你的時候,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比如北京就開始試點一個學區對應多個學校,又或者用搖號的方式來過的入學資格等等來給學區房降火。由此看來,政府對房地產商這樣營銷模式有打壓之意,想要讓房地產和優質的教育資源接觸捆綁關係。

但是無論如何,一個好的學校對於孩子的未來和前途的意義是無法用金錢來估算的,據很多研究表明,在一個一線城市頂級高中就學的孩子,能夠進入國內頂尖學府北大清華的至少在60個學生,而進入國際名校伯克利等知名院校的人數也多二、三十名。

反觀其他三四線城市的其他普通高中,無論是從師資還是學生來源都是好學校挑完剩下的,這些學校每年交出的升學成績能夠上一本院校的也是寥寥無幾。這樣的差距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沒有辦法彌補的,這些孩子的命運也會因為這些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原因而漸行漸遠。

學區房,購房者拋棄你的時候,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不過,這些年國家和社會都在呼籲教育資源均衡化,很多偏遠貧困地區受互聯網普及的便利,不少學校也開始從網絡上一起分享優良的教育資源。很多學校也可以跟著我們口中的名校一起接受教育,這樣的教育模式的改變讓其他的普通學校接觸到優質的師資和教育資源,帶來的變化就是這些學校的升學率升高,考上一本院校的人數也逐漸增多。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說教育環境的確能夠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這也難怪學區房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

但是我們也相信,在日後科技能夠在教育中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孩子們的教育資源也能夠越來越均衡。科技幫助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如果能夠成熟,學區房的價值也一定會面臨不小的衝擊,到時候學區房的房價也不會像如今這般高昂。雖然學區房的價值可能被動搖,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學區房完全無價值。

學區房,購房者拋棄你的時候,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我們不得不說,孩子能夠真真實實的呆在一個優秀的教育環境還是要好於在網絡上受教育來的更直接更真實。不過以目前狀況來看,學區房的價值仍在不斷縮水。這就是大勢所趨,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