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坐席吃肉丸子

炸肉丸是北方人特別愛吃的一種食物,尤其小時候,誰家辦喜事,小孩們都去坐席,那個時候的席面講究的是幾涼幾熱,比如說:八的八就是八個熱菜八個涼菜,還有六的六就是六個熱菜六個涼菜。有的人家條件好的就做十二頂八的菜,就是十二個熱菜八個涼菜,那是非常有面子的。小孩吃完也會給你做廣告的,大家聚在一起會比在誰家吃的席菜多。那個時候沒人說什麼滋味,反正都好吃。坐席的時候,只要是有小孩在,都要叫到屋裡,不論多少沒有落下的,開席叫頭憂 二憂 三優。那時候雖然物資緊張但是大家講究的是個大方,不像現在在酒店裡擺席要那個場面,收禮的桌子就放在門口,不交錢不好意思吃,小孩是不可能進去吃的。現在排場了卻沒有了情誼,誰家隨禮隨少了就會被席主擼腸子。

那時候能從席面上帶回家的只有肉丸子,帶回來給家裡沒去的人嚐嚐,那時候坐席是四個人一桌,當然是矮腿的炕桌,丸子上來了就代表,整個席面的菜上齊了,這時候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會把裝丸子的碗端過來,一個人分兩個,因為丸子是在湯裡的,要放桌上涼一下水,之後大家把湯分著喝了。這樣吃好席後就可以回家了,手裡賺著肉丸子回家給小的弟弟妹妹們嚐嚐。那時候坐席是非常開心的,小孩子也沒有什麼隨禮的壓力,有的時候先回家給弟弟妹妹嚐了肉丸然後再回去看新娘子。

那時候的新娘子是看不到的,她一下車是踩著裝高粱的袋子腳不能沾地,然後抱著福盆被人扶著,頭上蓋著蓋頭,那蓋頭的四個角還墜著大棗之類的東西。然後就踩著紅氈子進門了

小時候坐席吃肉丸子

,門前要放個馬鞍子,新娘子要邁過馬鞍才能進屋,進屋之後要拜天地,拜天地的時候,是在堂屋裡邊拜,大人們把門口圍個溜嚴,小孩根本看不到,也就是在外面起鬨,有時候會說童謠:某某娶老婆,老婆穿著繡花鞋,晚上你要捧著腳,你老婆腳太大,別人看到會害怕,嚇得公婆散了架。有的時候嘮頭忙的會告訴孩子們說:別說嚇得公婆散了架,要說哄的公婆笑哈哈。這樣也是增加一下氣氛。那個時候感到什麼都真實,沒有那些虛偽,各種老禮走完後,就開席了,想了好幾天的席就這樣開吃了,那個開心 那個快樂 那個香啊,現在怎麼找不到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