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食材是天生的一對,千萬別拆散它們!

這兩種食材是天生的一對,千萬別拆散它們!

文章摘自巴陵的新書《媽媽的味道》

01

有些食材,也許講究搭配;有些人群,也許需要合作,只有各取所長,才能讓其盡善盡美。新化農村的筍子和黃菜,它們就是天生的一對,只有做成一盤菜,才顯得它們的親密。

雪裡蕻是芥菜的一種,多在頭年十月左右播種,第二年三四月間收穫。長沙人把雪裡蕻燙水後用來炒肉末,成為長沙一道名菜——雪裡蕻炒肉末。我的家鄉新化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比較貧困,他們還沒有達到餐餐有肉吃的水平,他們只好讓雪裡蕻尋求另外的出路,把雪裡蕻做成一道地方家常菜,即雪裡蕻黃菜。

雪裡蕻黃菜的做法極其簡單,家家戶戶都製作。農婦把雪裡蕻從菜園裡砍回來,剝去雪裡蕻外邊的黃葉、枯葉,在清水裡洗去葉面和葉柄上的泥土,滴乾水分待用。

在灶上燒一鍋開水,一把一把的雪裡蕻抓在手裡,先讓雪裡蕻根部浸泡在開水裡,燙軟之後,慢慢把葉片部分也浸泡在水裡,完全浸泡之後,顏色變成墨綠色,灶裡熄火。清洗一個乾淨的盆子或者桶子,把燙過開水的雪裡蕻撈出來,放進盆裡或者桶裡,再把燙雪裡蕻的開水倒進入,不要蓋蓋子。第二天早上,雪裡蕻已經變成黃色,所以農民直接叫它黃菜。

黃菜是新化農村一種做菜的方式,凡是經過開水燙過的青菜,變成黃色之後,他們都叫它黃菜。常見的黃菜有蘿蔔菜黃菜、雪裡蕻黃菜、榨菜葉黃菜、大蔸菜黃菜等。農民做菜餚,比較按季節的出產和特色來製作,蘿蔔菜黃菜在秋季居多,農民也就吃幾次嚐嚐鮮,緩減一樣菜吃到底的情況;雪裡蕻黃菜在冬季開始,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做得比較多,主要用於素炒、炒筍子等菜餚;榨菜葉黃菜一般在晚春開始,農民喜歡大桶大桶的製作,用於度過三四月間少青菜的季節;大蔸菜黃菜,農民吃得比較少,在三四月間,農民完全沒有青菜吃的情況下,才想起它。

燙好的雪裡蕻在水裡浸泡一夜,顏色橙黃,散發著微微的甜酸味,讓人聞後生津,有一種解渴的味道,增加了農民的食慾。

這兩種食材是天生的一對,千萬別拆散它們!

02

春天萬物發動,竹子也開始孕育新生命——筍子。我的老家竹子種類比較多,有毛竹、楠竹、鷂竹、水竹、麻竹等,都長筍。農民喜歡吃的筍子除楠竹的冬筍之外,還有楠竹春天的春筍、黃芽筍,鷂竹筍、水竹筍等。長筍最早的是鷂竹,我們叫它鷂竹筍,即長沙人所說的雞婆筍;接著是生長在溪水邊的水竹,我們叫它水竹筍,一次性生長量多,像插滿劍的山坡。

農民認為楠竹、毛竹的春筍不好吃,有點夾舌子或者麻嘴巴,一是筍子太大,二是筍子需要在製作前煮一次水。所以楠竹的春筍成了曬乾筍的主要材料,農民主要吃的是鷂竹筍、水竹筍等小筍子。

農民採集小筍子以出土五六寸的小筍子為宜,用手抓著根部,往上一拔,筍子就拔出來了,如果筍子長得太長,筍子就不嫩,根部幾節就會變老,咬不動,特別是水竹筍子長到一寸左右,就會生出枝條來,筍殼裂開,剝都不好剝。

小筍子採摘回來,需要把筍殼剝了才能吃。剝小筍子有技巧,從根部往筍尖剝,就只能一環一環的剝筍殼;如果從筍尖往根部剝,先把筍子的尖部扭轉幾下,把筍尖撕成兩半,一邊一圈圈的纏在右手的食指上,這樣轉下去,一邊的筍殼就剝掉了;另一邊也用同樣的方法剝去,一根筍子就剝完。這樣剝筍子速度很快,半個小時可以剝一臉盆。

在灶上燒鍋開水,把剝了殼的筍子放在鍋裡,煮開水燜一會,讓筍子轉色。撈出筍子,用盆裝好,再用清水浸泡,隨時都可以撈出來炒著吃。

新化農村,農民喜歡吃一道菜,就是黃菜炒筍子,他們使用的筍子有鷂竹筍、水竹筍兩種,懶惰的人就直接用摘回來的新鮮筍子炒黃菜,會吃的人或者講究的人把採回來的筍子要用開水煮一遍,再用來炒黃菜。

雪裡蕻黃菜水燙過之後,醃在水裡,經過一晚的醃製、發酵,綠色的葉子和葉柄一夜之間就完全變成黃色,黃菜葉、柄變得柔軟,不再生脆,也沒有青味。浸泡黃菜的水在春天的催發下,有一股明顯的酸味,黃菜的酸味比黃菜水要淡,只有微微甜酸。黃菜在切之前,先要清洗一遍,洗去黃菜水的味道,再滴乾水分。先切蒂部再切葉,要把蒂部按一釐米厚度切片,再切絲,然後才切成一釐米左右的段。切完之後,一把一把的黃菜括進手掌之中,用力擠出黃菜裡的水分,再一坨坨堆放在菜碗裡待用。

這兩種食材是天生的一對,千萬別拆散它們!

03

醃過一晚的筍子,不再那麼生脆,已經變得滑軟。在根部用兩個手的食指和拇指捏著,撕開,撕成條,也有用刀板著橫拍的,拍得比較碎些。拍筍子最好是剛剝了殼的時候生著拍,就會生脆一些,可以拍成筍條,燙過之後再拍醃的,很可能會拍成筍末。筍子對齊,按兩釐米三截的樣子切成筍丁待用。

鍋洗乾淨,燒大火,架小灶上,燒乾鍋裡水分,油燒熱六成,先下筍丁炒一會,再下黃菜丁,即黃菜蒂部和黃菜葉柄,一起翻炒三五分鐘,再下黃菜葉末一起炒,炒到黃菜的酸香味飄出,加水煮,再加鹽、辣椒粉,蓋好鍋蓋煮十分鐘左右,味道酸爽即出鍋。

黃菜炒筍子是我小時候最好的下飯菜,我打多半碗米飯,飯已經微溫,不再燙人,從菜碗裡扒小半碗黃菜炒筍子,與米飯攪拌均勻。白色的米飯、黃色的黃菜,嫩黃色的筍子,紅色的辣椒粉,四色齊全,飯粒浸泡了黃菜筍子的湯汁,有點甜酸、滑爽,很開胃,容易下嚥。黃菜丁軟滑、爽口,筍丁滑爽、青脆,黃菜葉柔軟。吃一口飯,黃菜丁、筍子丁偶爾碰到牙齒,增加了米飯的口感,也增加了要嚼的過程,這其實是一種享受和品味,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我吃黃菜筍子拌飯,每餐都要多吃一碗米飯,讓我吃得飽飽的才願意放碗。

親,你有什麼美食可以推薦給我嗎?說出您的菜名,我就為您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