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請符合以下特點的朋友們對號入座(我已在車上)

今晚一定要早睡,結果晚上躺在床上微信微博反覆刷,遊戲始終不能退;

明早一定要去跑步,結果第二天睜眼已經該吃午飯了;

工作之餘我一定要學習一項技能,結果過了一週又一週,根本就沒開始;

這週一定要把手裡的活在週末之前搞定,結果到週日晚上了,進度仍然沒有變化……


對抗拖延症|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多少個一定要怎麼怎麼樣,最終結果卻是還那樣……

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但並非所有的拖延行為都稱之為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那些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對抗拖延症|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讓我們看一看拖延症的由來:

1、不熱愛

很多人做標書、寫論文、參加各種考試,並非是內心真正喜歡而是被逼無奈,生活或者學業所迫而已。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認清,即使這件事我們不喜歡,但若別無選擇,必須面對,那我們何不把它做好?這很重要。

2、怕失敗

很多人內心深處都有這種恐懼,害怕事情做不好,害怕自己即使拼命去做,結果仍然不盡人意。

索性乾脆就不去做,或者拖到最後去做,這樣即使失敗,也可以歸結於不行動,而不是沒有能力。殊不知,沒做就是失敗!


對抗拖延症|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3、存僥倖

很多人都曾在“生死邊緣”上掙扎過,譬如在臨開學頭一天或者考試前一晚,用盡洪荒之力在最後的強壓下寫作業、背書,意外發現結果並沒有那麼糟。

這就為之後的放縱打下了基礎。“拖一會兒沒事,反正最後總能完成”,這是給我們最大的心理暗示。

4、真心懶

無需多說,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種人,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做事沒有毅力,很想取得成功,但又不想付出努力。




對抗拖延症七步驟:

一、分清主次學會運用二八法則

分類: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性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成功者花時間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


對抗拖延症|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把所有工作分成急並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類,依次完成。你發每封電子郵件時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闆的計劃書就要周詳細密了。

分解: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 

二、消除干擾

關掉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關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三、互相監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四、設定更具體的目標

如果你的計劃是“我要減肥,保持好身段”,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流產。


對抗拖延症|這些拖延症症狀,你中招了嗎?


但如果你的計劃是“我每週三次早上七點起床跑步”,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被堅持下來。

所以,你不妨把任務劃分成一個個可以控制的小目標。

五、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

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

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蒐集資料和寫作。

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六、尋求專業的幫助

如果拖沓影響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