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將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拖延症: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將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有拖延症的人在想什麼?

1、任務的最後期限是什麼?

有拖延症的人,最先考慮的是一件事情的最後期限。他們把最後期限,當作是任務的最終底線。這就給他們心理上,造成了一種十分寬鬆的幻覺。也就是說,哪怕是要求明天完成任務,那麼至少還有一晚上的時間來做準備。由於最後期限心理,稀釋了他們的緊張感,才使得他們總是拖到最後才做事情。

拖延症: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將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2、完成任務所需時間是多少?

有拖延症的人,除了關心最後的期限之外,更加關心的是完成某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他們會在開始某項任務之前,估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把剩餘的時間,用來處理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這種想法,進一步稀釋了他們的緊張感,讓他們更加放鬆的去做目標任務之外的事情。

3、沒完成任務的最壞結果是什麼?

有拖延症的人,最後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沒完成任務,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基於惰性的本能,他們會預估一項任務如果沒有完成,會有怎樣的結果。而糟糕的是,他們往往低估了沒有完成任務之後的結果。產生這一想法之後,又進一步稀釋了個體的緊張感。通過三次稀釋個體的緊張感,很難想象他們還有什麼動力去做一件事情。

拖延症: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將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拖延症的邏輯是如何形成的?

1、對自己能力的高估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因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總是自信自己可以在最後的“安全期限內”完成任務。對自我的盲目自信,是拖延症人格的通病。俗話說看事容易做事難,在沒有切身執行某個任務之前,人們總是以為自己可以勝任。然而真正去執行這個任務的時候,才會發現有多麼的困難。

2、對目標結果的消極態度

執行完某個任務所獲得的好的結果,或者是沒有執行完某個任務所承擔的壞的結果,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於執行這個任務的動力。而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對於這個結果進行消極的評論。也就是說,哪怕我完成了這個任務,對我來說也沒有多大的好處。哪怕我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對我來說也不會有多大的壞處。

拖延症: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將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才能提高做事效率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完成一項任務,需要三個步驟:行動前的準備,行動的過程,對行動結果的評估。研究發現,有拖延症的人,將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行動前的準備階段。在執行某項行動前,他們所準備的內容包括:這項任務的最後期限是什麼?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沒完成任務的最壞結果是什麼?準備階段結束之後,如果他們的評估是樂觀的,那麼就不會再有下面的行動了。遺憾的是,大多數有拖延症的人,都停留在了行動前的準備。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有拖延症的人,減少行動前的思考時間,甚至可以取消行動前的準備階段。當你沒有時間去思考這項任務的最後期限是什麼?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沒完成任務的最壞結果是什麼的時候,你就會更迅速的進入一項行動中去。再根據拓撲心理學的力量,個體一旦開始某個行為活動,會有完成一個行為單位的傾向。於是你就會發現,拖延症沒有了。

總而言之,發現問題的本質因素,你會發現很容易克服拖延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