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馬上又要到夏天了,小夥伴們,還記曾經打開飲料瓶蓋時的興奮否?

幾年前的夏天,大家買飲料時心裡總是充滿興奮的,心裡總會有種期待,會不會“再來一瓶”啊。就是這樣小小的一瓶飲料,也能讓我們樂開懷,還有不少人都在分享如何鑑別再來一瓶,種種技巧。

不可否認商家精準地抓住了人的心理,這對於商家來說,背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近幾年,“再來一瓶”已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沒啥感覺的抽獎,積分等。

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2009年康師傅正式開啟“再來一瓶”的促銷戰略。康師傅的贈品規模達到了15億瓶!這樣的營銷戰略撼動了整個飲料市場,

在康師傅的整個茶系列飲料的中獎率高達20%,也就是說五瓶之中就有一瓶能夠中獎。

這場龐大的營銷戰略,讓康師傅成功的坐上了飲料行業的龍頭老大的位置,同時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格局。

那麼為啥近幾年沒有再來一瓶了呢?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壓力加大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讓生產企業的利潤受到極大影響,最終不得不停止。

市場越大,蛀蟲越多

由於每家企業每年用於“再來一瓶”促銷的貨品數量都是按需所供,也就是說中獎的瓶蓋都是有固定數量的。正常情況下,到年底各個商超便利店多少個瓶蓋返給廠家。廠家和數據一對比就知道了。可是結果卻差異巨大!有一年,某廠家居然多收到1000多萬個“再來一瓶”的瓶蓋!

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假冒瓶蓋

市場越來越大,漏洞也隨之浮現,有的人會鑽空子不正常謀取利益,他們是這樣操作的:直接去聯繫瓶蓋生產廠商,定製大量“再來一瓶”的假冒中獎瓶蓋,然後將其以折扣價格再賣給經銷商,從而來獲取不正當利潤。

站在經銷商的角度,同樣不會拒絕這樣一筆買賣,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為?

所以,無論瓶蓋製造商,偽造商,還是收瓶蓋的經銷商,都能從這個生意中獲得高額利潤,這樣的結果就是聯手坑生廠商。每年造假的瓶蓋數量能達到千萬級!

品牌效應已達成

2020年3月份,康師傅公佈了2019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康師傅2019年營收619.8億元,同比增長2.13%,市場預估為617.5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看到現在的康師傅早已進入市場穩定期,品牌效應已達成,因此,就沒有必要採取“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營銷戰術了。

再來一瓶,何時再來?

但同時,市場變化風起雲湧,要想讓品牌打開市場,砸錢營銷是最有效的方式,誰也不知道市場下一匹黑馬什麼時候出現。

小夥伴們,你們那些夏天中過沒呢,不妨發表看法,隨著再來一瓶,追憶那些清涼的夏日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