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十五磨豆腐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因豆腐與“頭富”音相似,所以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備“年貨”的開始。春節盛宴即將開始,菜單上怎能少了傳統年味——豆腐!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十六煮白肉

煮白肉的說法據說是從北京傳過來的。

這恐怕也與滿族人祭神的習俗有關。因為滿族祭粑所用的供品,全是白煮肉,所以形成民間也有吃白煮肉的習慣。舊時物質不充足,貧苦人家過年才能吃上肉,所以民間把煮白肉這件“大事”提上日程,哦對了,這個白肉就是我們說的肥肉~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十七殺年雞

“雞”同“吉”,吉利、吉祥如意

其實,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準備好了。

在天津,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另外,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需擺放在桌子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放,不能切塊。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都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在過去沒有速效發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擱, 發麵不愛壞, 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 ,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發出來了,二十八這天開始蒸棗花就是蒸帶棗的,這些帶餡的。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十九,貼到有。

這發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來蒸饅頭啦

因此民謠中自然也就有了“臘月二十九,蒸饅頭”的說法。 這個蒸饅頭在過去來說不是隨隨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相親鄰居交換的,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講究。

在天津,這一天開始貼春聯,窗花,吊錢,可謂“二十九,貼到有。”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三十晚上鬧一宿

守歲除夕夜

舊時臘月三十夜晚,人們吃罷年夜飯後,就按各自分工,各司其職。

家長主要祭拜神佛,祖先,迎接“全神下界”;

孩子們跑到戶外放炮放花,婦女們忙著準備包素餡餃子的面和餡。

忙罷,全家老少皆圍爐而坐,邊吃乾貨,瓜果,邊說古論今、打牌、下棋,通宵不眠,謂之“守歲”,大有守住豐收果實之寓意。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大年初一扭一扭,紅紅火火拜大年

大年初一扭一扭說的是真正春節到了,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裡格外歡喜。

三十晚上守歲到天明,初一家中的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鄰里親朋之間也互相拜年。

這一天早起要放鞭炮圖個紅紅火火之意,再者就是祭拜祖先。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正月初二回孃家

迎婿日、姑爺節

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在天津也叫姑爺節,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女兒回孃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孃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初三合子往家轉

正月初三吃合子,是天津的習俗。

“轉”與“賺”是同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渴望。合子實際上是餃子的一種變形,他們的區別是形狀不同。

合子是用兩個麵皮,中間夾上餡,上下捏合呈圓形,講究的還要捏上花邊。天津人對合子情有獨鍾,合子寓意著“和和美美”,人們希望居家過日子要和和美美。於是,盒子就顯示出極大的誘惑力。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正月初五捏小人嘴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這天是吃餃子的日子,因為包餃子時,所謂“包”就是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邊捏,在“破五”這天吃餃子,是取其捏小人嘴的意思。

這是把壞事的小人嘴全捏嚴實了,把小人的嘴全給封住了,使他們無從在給人說破話。還有一點,“破五”是過年的一個小段落。

過了破五,一切就慢慢恢復常態了,所有為過年而關門休息的大小商店,主要以過了破五後大年初六作為開市大吉的好日子。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上元節,也叫元宵節,俗稱燈節。

屆時,人們不僅要以花燈和元宵作為禮尚往來的互贈佳品,而且,無論男女老少,皆要走出家門,逛燈,賞燈,參與猜燈謎等娛樂活動。

天津人過燈節從正月十四就開始,至十六,歷時三天。在這天,家家戶戶還要吃元宵,象徵團團圓圓。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十五十六走百病

天長日久,形成傳統習俗。

正月十五十六兩日,天津民間盛行“走百病”的風俗。

舊時,每值正月十五夜晚,特別是正月十六一天,婦女們便三五成群結伴出遊,一邊賞燈閒逛,一邊遛彎走除百病。此活動最初僅限於婦女。

舊時婦女多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因此身體勞累,體質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裡,以驅除病邪為主要目的,出門四處遊走,意謂將家裡病邪驅散。天長日久,形成傳統習俗。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二月二龍抬頭

中國以龍為圖騰。

在大年正月祭祀祖宗。過了正月節,在二月初就開始祭祀圖騰了。正月不剃頭,到了二月二就結束了,人們紛紛在這一天去理髮店打理自己的頭髮。

天津人在這天講究吃“煎燜子”。這天的吃食用龍身的部位來稱呼,煎燜子叫“煎龍鱗”,因為銀灰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的鱗片。每片“龍鱗”的兩面都被煎出黃嘎兒來,以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盡力治水,好帶來豐收。


全國各地農村過年習俗大解密:(二)天津人過年,推磨做豆腐

對此你是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下自家過年習俗,也希望大家能給作者點個關注,並多多評論,轉發,收藏哦!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