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食憶

過年•食憶

對於在生活貧寒中長大的一代,過年的記憶多為吃。大年夜的餃子,大人們是格外重視的。對於小孩子來說,餃子並不那麼重要,有了壓歲錢之後,最想吃的是那些平常日子裡吃不到的小吃零食,拿著為數並不多的壓歲錢,跑到街上買這些東西解解饞。

說來會讓今天的孩子笑話,我小時候,最想吃的是糖葫蘆、金糕、糖炒栗子、芸豆餅,還有心裡美蘿蔔。

但是,也不能嘲笑我,我要吃的這幾樣的東西,也並不一般,而是有講究的。先說糖葫蘆,可不是平常日子裡走街串巷小販插在草垛子賣的那種用山裡紅做的糖葫蘆,得是那種長長一串得有四五尺長的大串糖葫蘆。這種糖葫蘆,因其長,一串又叫一“掛”。以前,民間流傳竹枝詞說:“正月元旦逛廠甸,紅男綠女擠一塊,山楂穿在樹條上,丈八葫蘆買一串。”又說:“嚼來酸味喜兒童,果實點點一貫中,不論個兒偏論掛,賣時大掛喊山紅。”這裡說的大掛,就是這種丈八長一掛的山糖葫蘆。春節期間逛廟會,一般的孩子都要買一掛,頂端插一面彩色的小旗,迎風招展,扛在肩頭,長得比自己的身子都高出一截,永遠是老北京過年壯觀的風景。如果趕上過年下雪,糖葫蘆和雪紅白相襯,讓過年多了一種鮮豔的色彩。

如果過年的時候,我手裡的壓歲錢多那麼一點點,我會跑到琉璃廠的信遠齋,專門去買糖葫蘆。信遠齋的糖葫蘆不串成串,論個兒賣,一個個盛在盒子裡,蘸好了冰糖,晶瑩剔透,紅得像瑪瑙,裝進小匣子裡,用紅絲帶一紮,是過年時候送人的最好禮品。我不買這樣成盒的,成盒的貴。我買幾個,論個兒的,也賣。買回家,捨不得吃,拿出來,饞饞弟弟。弟弟指著我的糖葫蘆,衝著爸爸媽媽大叫著,我也要吃這個!我爸就會說:這有什麼稀奇的,不就糖葫蘆嘛,待會兒給你買去。我便會說:您好好瞧瞧,這可不是一般的糖葫蘆!

再來說金糕。在我看來,金糕是糖葫蘆的一次華麗轉身。老北京過年,各家餐桌上是離不了金糕的,很多是拌涼菜時用來作為一種點綴,比如涼拌菜心,它被切成細長條,撒在白菜心上,紅白相間,格外明豔。這東西以前叫做山楂糕,後來慈禧太后好這一口,賜名為金糕,意思是金貴,不可多得。因是貢品而搖身一變成為了老北京人過年送禮匣子裡的一項內容。清時很是走俏,曾專有竹枝詞詠歎:“南楂不與北楂同,妙制金糕屬匯豐。色比胭脂甜如蜜,鮮醒消食有兼功。”

這裡說的匯豐,指的是當時有名的匯豐齋,我小時候已經沒有了。但離我家很近的鮮魚口,另一家專賣金糕的老店泰興號還在。就是泰興號當年給慈禧太后進貢的山楂糕,慈禧太后為它命名金糕,還送了一塊“泰興號金糕張”的匾(泰興號的老闆姓張)。泰興號在鮮魚口一直挺立到上個世紀50年代末我上中學的時候。我要吃的得是那裡賣的金糕。金糕一整塊放在玻璃櫃裡,用一把細長的刀子切,上秤稱好,再用一層薄薄的江米紙包好。江米紙半透明,裡面胭脂色的山楂糕朦朦朧朧,如同半隱半現的睡美人,甭說吃,光看著就好看!

糖炒栗子,入秋以後就開始賣。但是,磨我爸爸,我爸爸頂多給我買一包五分錢的栗子,沒幾個,還得和弟弟一起分吃,哪夠解饞的?過年的壓歲錢,讓我可以奢侈一把,買上一大包栗子。那時候,賣糖炒栗子是在晚上。這是老北京的傳統,《都門瑣記》裡說:“每將晚,則出巨鍋,臨街以糖炒之。”《燕京雜記》裡說:“每日落上燈時,市上炒慄,火光相接,然必營灶門外,致礙車馬。”巨鍋臨街而火光相接,乃至妨礙交通,那種壯觀的情景,我沒見過。但是,前門大街,從五牌樓到珠市口,賣糖炒栗子的,一家大鐵鍋挨著另一家大鐵鍋,一街栗子飄香,是我聞到的過年時候最香的味道了。

芸豆餅,也非常的香。這是一種我過年時候非常想吃的一種東西。那時候,只有春節前後的那幾天,在崇文門護城河的橋頭,有賣這種芸豆餅的。都是女人,蹲在地上,擺一隻竹籃,上面用布簾遮擋著,布簾下有一條熱毛巾蓋著,揭開熱毛巾,便是煮好的芸豆,冒著騰騰的熱氣,一粒粒,個兒大如指甲蓋,瑪瑙般紅燦燦的。她們用乾淨的豆包布把芸豆包好,在芸豆上面撒點兒花椒鹽,然後把豆包布擰成一個團,用雙手擊掌一般上下誇張的使勁一拍,就拍成了一個圓圓的芸豆餅。也許是童年的記憶總是天真而美好,也沒有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吧,至今依然覺得那芸豆餅的滋味無與倫比。雖然不貴,但兜裡沒有錢,春節前幾天,天天路過那裡看她們賣芸豆餅,只能把口水嚥進肚子裡,一直熬到過年有了壓歲錢,瘋跑到崇文門橋頭,買芸豆餅,怎麼那麼好吃!

老北京,水果在冬天裡少見,蘿蔔便成為了水果的替代品。所以一到冬天,常見賣蘿蔔的小販挑著擔子穿街走巷地吆喝:“蘿蔔賽梨!蘿蔔賽梨!”過年我買蘿蔔,不是為吃,而是為看。賣蘿蔔的小販,會幫你把蘿蔔皮削開,但不會削掉,蘿蔔託在手掌上,一柄蘿蔔刀順著蘿蔔頭上下揮舞,刀不刃手,蘿蔔皮呈一瓣瓣蓮花狀四散開來,然後再把裡面的蘿蔔切成幾瓣。這種蘿蔔必須得是心裡美,切開後,才會現出五顏六色的花紋,捧在手裡,像一朵花。吃完後的蘿蔔根部,泡在放點兒淺淺水的盤子裡,還能長出蘿蔔花來,伴我一起過完整個春節呢。

如今,經濟發展變化太大了,這些我童年過年的吃食,早已不新鮮,甚至讓孩子們不以為然。更多更新鮮的過年吃食,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不過,過年時候廟會里賣的那種長長一大串的糖葫蘆,依然是孩子們的最愛。用蘿蔔雕刻的花,依然是過年餐桌上廚師奉獻的藝術品。而蘿蔔根部開出的蘿蔔花,對於今天的孩子來說,不僅清新,而且新奇,和過年時守歲的水仙花有一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