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陝西漢中寧強→四川廣元劍閣縣武連鎮 190公里

早上十點在陝西漢中出來,吃了個漢中熱米皮,可能南方朋友不太瞭解,這跟廣東腸粉有點像,偏辣偏鹹口,我特別愛吃。然後吃了個放了很多滷汁和調料的豆腐腦。朋友吃著吃著把滷子倒掉了換成了白糖,我滿臉不可思議,一直在問他“難吃嗎?”“好吃?不可能!”在南方普遍都是加糖吧,我這個北方人不能理解。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太眷戀在北方的日子了,早上早起最舒服的就是吃個小米粥(黑米粥,八寶粥,綠豆粥),或者豆漿,然後來個油條包子雞蛋。你們信不信我在陝西的十來天(加上前面寫過的),居然只吃了一頓肉夾饃和油潑面,我這麼愛吃肉夾饃的人。下一站就要進四川了,早飯就沒這麼爽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今,既有高速公路又有火車和動車車道。以前的棧道,現在的高架橋。

在川北,比如廣元市,以及下面的縣鎮,幾乎都是在山谷裡建起來的,它們本身就是一道靚麗風景線。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108國道很有意思,老108國道,更有意思。這不,在後面要講的看了廣元千佛崖之後,時間匆匆,但是路很漂亮,我也就在天黑的時候跑到這個小鎮咯。

很安靜的一個小鎮,其實就路邊兩排建築:做些吃的,用的,還有住宿。這裡中午溫度高,大概十來度吧,白天晚上照樣冷,接近零下。溫差很大,最近要來這附近的朋友做好保暖。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陝西漢中→四川廣元190公里

走108國道,沿路經過千佛崖。還好看到了,隱蔽太深,因為沒做攻略,不然就錯過了。

其實108國道以前就是在千佛崖的懸崖前,2009年出於對文物的保護,才改了隧道,在千佛崖後面繞一圈。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範圍也包括這裡,當時景區裡的瓦房上的瓦片給震下來了,但是寺廟完好,主要還是卯榫木結構抗震一流。在寫山西那幾站的時候有提到這種工藝,太厲害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我們看到的石板路,其實就是幾百上千年前修好的。後來1935年為了大後方的物質運輸,蔣公勒令半年內打通陝川公路,許多路就是在當年的“蜀道”上直接加蓋加修:比如我們看到的金牛道。後來的木棧道不合適大車通過,當時的施工隊伍把石窟的一隅直接炸平了,所以現在的石窟就沒以前那麼壯觀啦!

石窟始鑿於北魏,歷經千里滄桑,而今,在千年古道(棧道,石板路,石橋)前,是高架橋、高速公路、鐵路和高鐵。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南北方人吃豆花這麼不同?經歷汶川地震的千佛崖,原來是被它救了

嘉陵江水靜靜流淌,佛像安詳寧靜,而這裡經歷過的風風雨雨,也隨著歲月流逝逐漸被忘卻。

文中部分歷史講述和圖片均來源於:Willia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