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香「烤菜」

鮮香“烤菜”

在申城的各類宴席上,常可見一道名為“烤菜”的冷盤,那軟糯鮮香,鹹甜爽口的風味,使得不少首次接觸者,誤將其歸為本幫菜之列。事實上,它是一款地地道道的原生態寧波農家菜。不過,正所謂“一地一菜一文化”,原本的甬味鄉土菜,一旦出現在上海的餐桌上,難免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滬上店家供應的烤菜,多是用那種5寸左右長的小青菜燒製而成,在我們這些寧波籍上海人看來,它未免有些不正宗。因為,在以往的認知中,只有用甬地特有的天菜做出來的烤菜才算地道。

天菜,是芥菜的一個變種,也叫“天菜芯”。其個頭大,纖維粗,在烹製過程中更能吸收湯汁的味道,同時又能保持較為脆爽的口感,用它做出的烤菜口感極佳。遺憾的是,現在天菜越來越難得,加之處理過程繁雜,便多以彌陀芥菜來代替了。

烤菜的燒製可謂簡單。取彌陀芥菜兩棵,洗淨後晾上片刻,從梗至葉剖成均等的四至六瓣。鍋中倒適量油,旺火燒熱後,將菜瓣放入,煸至菜皮泛黃軟塌,加紅醬油和少許白糖翻勻,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再改小火慢燜。

小火慢燜是製作這道菜的關鍵。烤菜的口感優劣,全在軟糯程度的把握,時間不夠則菜不軟、汁不香、味不厚。只是得注意湯汁不可燜得過幹,至菜梗纖維清晰可見,湯汁濃稠且表面泛光時,即可再次加入白糖,加蓋續燜1分鐘。起鍋前淋上食醋,調以味精,炒勻裝盤。

烤菜的燒製,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只是有點費時費料。在我的記憶中,過去家中燒這菜,通常都選在晚飯後,因為只有這時,灶頭才有足夠的空閒來慢火細“烤”。

說到“烤”,那是寧波菜獨有的一種烹法。如:蔥烤鯽魚、墨魚大烤、鰻鯗烤肉、苔菜小方烤、烤銀絲芥菜等甬幫名菜,都採用了這個技法。由於集煸炒、紅燜、慢燉等工序於一身,水份被適量抽離,食材的原味得以濃縮,再加上調味料的深度滲入,使得但凡“烤”製出的菜餚,大多醬汁濃郁,口味獨特,下飯、佐酒皆宜。

只不過,真要是深究起來,這個“烤”,其實是個別字。因為在烤菜的烹飪中,全然沒有明火炭烤的環節,又怎能稱之為“烤”?倒是讓食材在湯汁中小火煨制,慢慢收幹,充分入味的過程,似乎更接近於“公式”。估計是人們或是因為方言稱呼,或是出於書寫方便,也就將錯就錯,逐漸棄“公式”而用“烤”了。

做烤菜,可隨季節不同,搭配以各類當令食材。春天,可選一箇中等大小的毛筍,去掉老根取其嫩頭,切成段狀,放到菜裡一起烹煮,為菜餚平添一份筍的鮮香氣息。冬日,則可加入幾段年糕,年糕經菜的公式煮,滲入了甜甜的醬香,那個好味,真能讓人魂牽夢繞。

在江浙一帶,寧波人是出了名的節儉兼要面子,一盤菜端上桌,賣相絕對不能差。於是乎,烤菜上桌之前,還需再薄薄地淋上一層清油,如此光鮮登場方合心意。

端上桌的烤菜,色澤褐紅,醬汁濃郁,色相非凡。舉箸搛上一撮,入嘴輕輕嚼來。但覺菜葉細膩綿甜,菜梗酥糯香口,融合以濃醇的菜汁,醬油的鹹鮮、白糖的甜潤、食醋的酸香和芥菜本身微微的苦辣,次第在味蕾上湧動蔓延,那滋味,很迷人、很享受。

而就在這滿口甘香馥郁間,一份懷舊思鄉的暖意,也隨之迴盪於心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