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小能手丨蓬鬆的油條里加入了洗衣粉?

現在想起油條,都是滿滿的童年啊,那酥脆、蓬鬆的口感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但是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蓬鬆的油條里加入了洗衣粉”,這我就不能忍了,為了捍衛我的童年美食,我必須作出進行闢謠。

闢謠小能手丨蓬鬆的油條里加入了洗衣粉?

傳統油條的做法是往麵粉里加入明礬、小蘇打等,然後再做成麵糰,再將麵糰拉條,最後油炸而成。油條能形成酥脆的口感,就與加入的這幾種東西有關。

闢謠小能手丨蓬鬆的油條里加入了洗衣粉?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有活性成分、助洗成分、緩衝成分、增效成分、分散劑、輔助成分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其實,用洗衣粉代替小蘇打和明礬後,麵糰發起來的效果還是很好的,甚至速度比常規的明礬還要快。但只要高溫油炸,麵糰就會塌下去,還會變得暗淡無光,跟木棍一樣,完全沒有酥脆的口感,還有洗衣粉的味道,估計也沒人愛吃。

所以,不要再說什麼“蓬鬆的油條里加入了洗衣粉”了,因為加入了洗衣粉的油條一點也不蓬鬆。還有如果大家還擔心的話,以後選擇油條的時候記得選擇蓬鬆的、酥脆的、油亮油亮的油條,這樣就不必擔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