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個人,曾官至“內相”,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翰林學士,是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承命撰草任免將外、冊立太子、宣佈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是個實權派人物。也曾經做過杭州市長,為杭州老百姓做了很多貢獻,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更是文學功底深厚,開創一派文風,被稱為一個朝代的文壇領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他的政治軼聞,也不是他的文學造詣,而是他在美食烹調藝術上的傑作之一——東坡肉。

對!我們要說的就是:東坡肉與蘇東坡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東坡肉開始於湖北黃州,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創制的。北宋元豐二年,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職到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現在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閒暇時分,蘇軾除了創作詩文,放朋會友之外,還會親自掌勺,研究烹飪。

有一天,一個朋友來訪,他便烹製豬肉招待客人,把豬肉切成大方塊放到鍋內,著水放調料以後,以微火慢慢燉煮。看看時間還早,就與客人下起棋來,兩人對壘,興致極濃,忽然蘇東坡想起鍋中之肉。他原以為豬肉在鍋中一定會被燒焦,急忙進廚房,頓覺香氣撲鼻,揭開鍋蓋,只見塊塊豬肉色澤紅潤,汁濃醇厚。入口品嚐,酥爛濃郁,味美可口,博得客人稱讚。以此蘇東坡得到啟示,如法炮製,有客待客,無客自食。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當時,這道菜沒有菜名,1084年,蘇東坡從黃州復出,在常州、登州做了幾年地方官,召回京都開封,在朝廷任職。沒多久,因受到排擠,於1089年要求調回杭州任太守,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驗發展成東坡肉這道菜餚!

因蘇東坡到任杭州見到美麗西湖被葑草湮沒大半,經常發送洪災,蘇東坡組織數萬軍民築成一道堤壩,就是著名的蘇堤,使得西湖景色更美,消除水災,並且利用湖中之水灌溉良田。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當地百姓感激蘇東坡,打聽到蘇東坡愛吃豬肉,便紛紛給蘇東坡送豬肉,蘇東坡無法推辭百姓的好意,便親自把收到的豬肉用他在黃州總結的方法烹製回贈給百姓,大家吃著這色澤紅豔,肥而不膩,瘦不嵌牙的豬肉,就叫它“東坡肉”。後來東坡肉進入民間菜館,經過精心加工,成為了一道浙江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曾做過杭州市長,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一個朝代的文壇領袖,年少成名,仕途坎坷,卻最終成就了一道傳世名菜!

從另一個側面,也突出了老百姓對蘇東坡的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