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味",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現黃山市,江西省婺源縣,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根據2009年出版的中國徽菜標準,正式確定徽菜為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五大風味,沿江菜、沿淮菜、皖南菜的總稱。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徽州古城

徽菜的主要特點: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下面就來看看徽菜的十大代表名菜

臭鱖魚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是一道傳統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徽州即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火腿燉甲魚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火腿燉甲魚是徽菜經典代表菜之一,主要原料是甲魚、火腿,口味是鮮香,工藝是燉。甲魚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符離集燒雞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餚,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蜂窩豆腐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以豆腐、雞蛋黃糕、 肥膘肉和豬腰子為食材製成的一道美食。

無為板鴨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無為板鴨又稱無為燻鴨,早在清代道光年間就聞名於世,距今已近200年曆史。板鴨是無為的名片,在無為,做板鴨的不計其數,出名的大多在城裡,城南馬家、城東燕家,可謂婦孺皆知的老字號,滷水配料和燻烤火候,都是祖上秘傳,從不示人。無為板鴨的名聲一年年叫響,已被列入《中國名菜譜》。

問政山筍: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用歙縣問政山所出產的竹筍燉燒而成。傳統燒法中,一般都用臘肉和竹筍一起燉燒,故又稱為臘香問政筍;後來該菜因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故稱為兩香問政山筍。問政山筍籜紅肉白,質嫩味鮮,加之在烹飪過程中加佐料提味,成菜後,脆嫩可口,筍味微甜,如同鮮筍一樣,吊人胃口。

雪冬山雞: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是安徽省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徽菜系。以肥膘肉為製作主料,雪冬山雞的烹飪技巧以燉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山雞一名雉,俗呼野雞,安徽冬季山雞最多。廣德縣橫山山雞,頭有雙冠和兩個小肉包,肉質厚嫩而有異香。以橫山山雞烹製的此菜,嚼之無渣,醇香誘人。配以雪菜、冬筍同燒,可謂三冬密友,錦上添花,是傳統的時令名餚。

清蒸石雞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是安徽徽州傳統名菜,此菜湯清香郁,肉細嫩柔滑,原味鮮醇,素以珍品著稱。石雞是棲息在山澗石縫中的一種蛙類動物,乃黃山特產。以休寧縣大阜瀛所產最為著名。黃山石雞每隻重五兩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條紋,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並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補身體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魚咬羊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魚咬羊是安徽蕭縣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是將羊肉裝入魚肚子而後封口烹製而成。孔子周遊列國時,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到處碰壁,甚至弄到斷糧的處境。他的學生討來一小塊羊肉和幾條小魚,因飢餓難忍,只好應急將羊肉和小魚同煮。出乎預料,羊肉燴魚湯,十分鮮美。傳說聖人創造“鮮”字,由‘魚”“羊”二字配合,由魚和羊合烹的“魚咬羊”又稱“鮮燉鮮”,也流傳至今。 2017年2月,蕭縣魚咬羊獲得遊安徽旅遊不得不吃的特色皖菜榮譽。

胡氏一品鍋

中國八大菜系之徽菜

胡適任北大校長時,用“一品鍋”招待績溪的女婿梁實秋先生,梁實秋先生品嚐了“一品鍋”之後,對此菜大加稱讚,曾撰文做了詳盡描述:“一隻大鐵鍋,口徑差不多二尺,熱騰騰地端上來,裡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餃,緊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