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情愛背後是生生不息的希臘哲學

文學故事裡充斥著蓬勃洶湧的情愛故事,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情。情愛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帶來的熱情、衝動、喜悅和悲苦,打碎生活的通常規則,重建新的情緒和秩序。然而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卻獨到地把情愛放置於豐富的希臘哲學文化當中。情慾的偏好、衝動與吸引,其背後充滿了思辨暗示,勾畫了人類性別和親密關係的過去和未來。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情爱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希腊哲学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小說的主人公艾里奧一家是生活在意大利的猶太人,父母都是人文學者。這年夏天,家裡要接待一位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教授奧利弗。在社會的一般印象裡,“哲學教授”這一身份彷彿有著嚴肅認真、不苟言笑的刻板面孔——代表著父權、智識、秩序、理性。然而奧利弗卻與刻板面孔恰恰相反,是一個活潑開朗的萬人迷。他強健的身體、有點自大的性格、淵博的知識、時而幽默時而冷酷,迅速吸引了小鎮上姑娘們的目光。不僅有17歲的鄰家女孩齊亞拉自願為他寬衣解帶,更有“一連串迷戀、熱戀、迷你戀、一夜戀、不羈戀,天曉得是什麼戀”。他無拘無束地釋放情愛,而少年艾里奧更毫無懸念地被他吸引、為他著迷。

在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的同名電影中,一些背景未能充分表現。諸如,奧利弗的專業領域是“前蘇格拉底哲學”,日常活動包含諸如“思考海德格爾對赫拉克利特某段文字的詮釋”,“聊赫拉克利特的斷簡殘篇”,以及探討某個日常詞彙的希臘語和拉丁語淵源。艾里奧最初對他欲迎還拒——害怕自己被奧利弗討厭,更害怕自己喜歡的傾向太過明顯。小說中大段的心理描寫,用“火”和“意亂情迷”來比喻艾里奧心中難以抑制的感情。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情爱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希腊哲学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

奧利弗的“赫拉克利特”,與艾里奧心中的“火”,二者是遙相呼應的。在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哲學裡,“火”是生生不息的世界本源,一切秩序和邏輯的背後是如火焰般的流動和湧現。在海德格爾的哲學解讀裡,蘇格拉底錯誤地把“存在”看作是孤立的靜觀的對象,用靜止的理念遮蔽了生生不息的“存在”本身;因而應當“無蔽”,從而讓流動的“存在”充分展開。奧利弗和艾里奧,在精神深處都是海德格爾和赫拉克利特的信奉者:他們拒斥“遮蔽”,擁抱流動湧現的感情本身,超越了任何常規固定的“愛情”或“性別身份”的定義。

這種哲學精神的高潮集中在小說第三部分對“聖克雷芒症候群”的討論裡。艾里奧和奧利弗前往羅馬參加一個書友會活動,遇到了一位在泰國旅行過的詩人。他的詩《聖克雷芒症候群》被艾里奧所欣賞——小說中詩人是這樣解讀“聖克雷芒”的:

“今日,聖克雷芒教堂就建立在過去受迫害基督徒的避難所上。羅馬執政官克雷芒的寓所在尼祿統治期間焚燬。廢墟旁,一個巨大、洞穴般的拱頂地下室裡,羅馬人蓋了一座地下異教徒神殿來供奉早晨之神、世界之光密特拉,而在密特拉的神殿上,早期的基督徒又蓋了另一座教堂,來供奉另一位克雷芒,也就是教宗聖克雷芒——這不是巧合,還要再進一步發掘。教宗聖克雷芒的教堂上,又蓋了另一座教堂,連這座教堂也焚燬後,當今的聖克雷芒教堂就立在同一個地點。再挖掘下去沒完沒了。”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情爱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希腊哲学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

“聖克雷芒”在常規的世俗眼光裡無非是一個位於羅馬的天主教教堂,被理解為人們熟知的那些教義和儀軌。然而這些固定的認知恰恰遮蔽了“聖克雷芒”的完整身份,遮蔽了赫拉克利特意義上的“火”,以及海德格爾的“存在”。若拋開孤立的靜觀對象,從流動湧現的本質入手,則會發現今日作為天主教堂的“聖克雷芒”只不過是其完整譜系的一個分支。在歷史的長河中,該建築的地基生生不息地獲得各種不同的身份和存在方式:它可以是基督教建築、猶太教建築或者密特拉神殿——即便在固定的理念內容上截然相反,也不會損害到它自身的完整性。

“聖克雷芒症候群”這一概念就這樣被作者發明,它倡導一種對人之身份的“無蔽”理解—— “像潛意識、像愛、像記憶、像時間本身像我們每一個個體,教堂是蓋在後來修復的廢墟上的,沒有底,沒有最初,沒有最後,只有一堵堵牆、秘密通道環環相扣的房間,那兒除了有基督徒的地下墓穴,還包括猶太人的地下墓穴。”

艾里奧和奧利弗的情愛也是如此。完整的人不容靜止的“取向”來定義——在生生不息的情慾之火中,愛的對象可以是任何性別和身份的人。這個世界上不需要有同性戀、異性戀抑或“雙性戀”的限定,只有“此時此地,我喜歡這個人”。安德烈·艾席蒙在小說中加入諸多哲學背景,甚至將奧利弗設計為專研前蘇格拉底哲學的教授,其意圖恰恰是探索和勾畫後現代視野下人類親密關係的未來。

當然他勾畫的這種未來不一定是歡喜的,後現代的情愛同樣會充滿悲劇。艾里奧對奧利弗的愛是深沉的,他嚮往一種身份的融合,一種互相“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親密無間;而奧利弗卻並非始終接納這種深沉的愛。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的同名電影顯然對艾里奧更加同情:在電影的結尾,奧利弗打來跨洋電話,二人心照不宣地履行曾經的約定,互相以自己的名字稱呼對方。但是安德烈·艾席蒙的小說是殘酷的:在電話裡,艾里奧稱呼奧利弗為“艾里奧”,為了重複過去的遊戲,證明他什麼都沒忘。可是奧利弗卻下意識地更正道“我是奧利弗”,證明他其實已經忘記了。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情爱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希腊哲学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

在小說裡,只有艾里奧保持了曾經的心境,而奧利弗讓他覺得越來越遠。多年後他們在美國相遇——“他突然變冷淡,彷彿害怕我們是在他不願想起的地方認識的。他端起躊躇、譏諷、質疑的表情,還有一抹不自在不安的微笑,彷彿預演一場‘恐怕你認錯人’的戲。” 艾里奧仍然對感情的忠實和熱忱有所期待,可是奧利弗顯然是赫拉克利特哲學最極端的踐行者:他毫不留情地改變了過去的身份,僅僅像一個老朋友一樣對待艾里奧,不帶更多的情感。

艾里奧在迷茫中自我反思:“我期待些什麼?一個擁抱,一個握手,一個馬馬虎虎的‘歡迎老兄,幸會’,然後是那句無可避免的‘回頭再說?’”流動不居的人類情感深不可測。也許艾里奧所期待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永遠只不過是暫時性的遊戲,而後現代的孤獨個體永遠只不過是依靠自己,在千變萬化的情愛中體驗人生而已。奧利弗已經結婚多年,而艾里奧在奧利弗之後更是經歷了無數床伴。他們的愛情在當時已經完整了,此後都不可避免地擁抱著飛速變動的感情歷程:在“聖克雷芒症候群”的指引下,接受一時情愛的濃烈體驗,而不必賦予任何長久的固定含義。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情爱背后是生生不息的希腊哲学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

即便是這樣,艾里奧仍未放下心中的執念。在小說的結尾,當奧利弗對艾里奧宣稱“我什麼都沒有忘記”時,艾里奧將心中的猶疑和依戀化作一個簡單的要求:“如果你什麼都記得,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樣,那麼在你明天離開以前,或即將關上出租車門得瞬間,當你已經向其他每個人告別,此生已別無其他話可說,那麼,就這一次,請轉身面對我……就像你過去所做的那樣,看著我的臉,與我四目相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然而艾里奧卻沒有把這段話說出口,只是藏到了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