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要我說,雲南人比廣東人還會吃,還敢吃。花可入菜,根可入菜,菌可入菜,連蟲子也可入菜!

在熱帶雨林從容應對的貝爺如果來到雲南集市,估計也會猶猶豫豫不知何物可以入口,笑!

緊接著上一篇,今天接著在昆明篆新市場逛逛逛!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雲南人的魚獲種類其實並不多,我覺得。

比不上安徽江蘇這些魚米之鄉。

除了我叫不出名字的冷水魚,廣大雲南地界,無論是麗江、大理,還是昆明,吃的最多的就是羅非。雲南最有特色的羅非魚做法就是用香茅草拿來烤,先用辣椒和鹽巴把魚全身摸勻,放在甕子裡噴上白酒,烤的時候把生薑、羅勒、蔥節塞進魚腹,再用新鮮的香茅草扎死,表面刷油烤到噴香,上桌的時候往往還會搭配大量的芫荽、鮮辣椒和檸檬汁,香氣宜人,味道新鮮刺激。吃過就永遠也忘不掉。

剩下的,集市裡有很多賣泥鰍和黃鱔的鋪子,還有各種蛙和蟲子。。。

蟲子是用水燙掛了的,看了看沒敢買,連照片也沒來得及拍,直接暴走了。。。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這是這邊很多賣的炸豬皮,招牌上往往寫了泰國特產的字樣。

口味分成兩種,辣和不辣的。我嚐了一塊,有明顯的豬油香氣,口感彷彿膨化食品,非常酥脆。但是感覺如果長時間不吃之後不知道會不會有油腥氣。

我發現雲南的老闆整體是非常熱情的,即使我們沒買,老闆還是介紹說家裡有泰裔,做的東西都是老顧客來吃,非常受歡迎。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這個高黎貢山的紫蘿蔔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口味脆甜,比普通的胡蘿蔔密度更大,吃起來口感比較獨特。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我最喜歡的雲腿來了!在紅燈光的照射下像不像一塊翡翠!晶瑩剔透,更重要的是,不但有的看也有的吃。我觀察了一下,在昆明的火腿鋪子,攤位除了大個的生火腿供君選擇,也有已經煮好的熟火腿,喜歡的話挑了位置老闆會大刀給你切成薄片,非常過癮。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攤鋪前面還有火腿高湯煮蔬菜,看了一下主要是海帶結,百葉包和白芸豆。我沒嘗,但是想想白芸豆應該不錯,又沙又面的口感加上鮮香馥郁的滋味,好多街坊都排隊購買。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這把去雲南是去年的第二次,上次是國慶,剛好趕上野生菌的尾巴,這次的1月份,根本就沒有野生菌(也不嚴謹,因為看到了賣黑牛肝菌的,哈哈),這是溫室裡種植的黑雞樅,這幾年種植技術有所突破,這種黑雞樅成了雲南好多地方重要的經濟作物。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這個綠色的東西大家認識麼?

怎麼說呢?雲南本地人叫他苦子果,要我說呢,應該屬於茄子。是德宏的特產,還有一種大個的叫做洋茄子,據我觀察他們的葉子也跟茄子差不多,一般拿來油炸,像大一點的切成片能拿來燜,但是有明顯的苦味,算是一種山野況味吧。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棕包米,是棕櫚樹的花苞。

事實上,吃棕包米的地方很多,但是好像唯獨雲南獨具一格。剛好吃棕包的時節就在冬季,而且騰衝的最好,我毫不猶豫的買了一個。

按照雲南最地道的做法,騰衝人最喜歡用鹽酸菜煮湯,或者拿來炒吃也不錯。炒的時候用大量油,配上鮮豔的胡蘿蔔絲和五花肉絲,千萬不要放醬油,非常自然松爽的一道菜。但是同樣有點苦味。苦味、酸味和生辣大概是雲南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獨特口味。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接下來就是樹番茄,酸味中的獨特代表。

大名鼎鼎的大樹番茄!

如果要選出一種傣味最核心的調味品,非大樹番茄莫屬。它是喃咪的最主要配料,是自然酸味的重要來源。用上樹番茄,搭配檸檬,小米辣和大芫荽,一份酸甜辣三味合一,想想就流口水的喃咪醬就做好了。

除了樹番茄,雲南人頗喜好的酸味來源還有酸木瓜,酸多依果,酸角果,酸檸檬,酸扁果等等。用法也不盡相同,可以生拌,或者拿來燉煮,再或者用來做舂菜,或者拿來烤熟去皮用作調味,總之非常豐富。

走進雲南菜市場,連見多識廣的貝爺也要甘拜下風!

新鮮的佛手。。。

不過我還真的不知道新鮮的佛手除了拿來做年花,還能幹嗎。。。

潮州人喜歡把佛手做成藥果,所謂聞名天下的老香黃。做成涼果蜜餞也很好吃。

不過佛手的新鮮完全體,是要拿來直接吃麼。。。還是煎湯作為中藥???

有沒有云南的朋友出來講講。這個真的難倒我了。

不知道新的菜場風大家還喜歡麼,如果喜歡的話給個贊。

想讓我寫哪裡的菜場也請評論區留言,如果大家喜歡,接下來,麗江的菜場和野生菌,三亞的菜場和海鮮鋪,潮州的菜場和手打牛丸,山東的大集和蕎麥煎餅,北京的蔬菜集散中心和西餐作料區,等等等等!應有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