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加班文化”背的是口什麼鍋

加班,在當下職場非常常見。有的上班族在該休息的時間依然在工作,更有企業將加班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鼓勵員工加班。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0名上班族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7%的受訪者稱所在企業有“加班文化”。53。0%的受訪者認為過度加班損害員工身心健康,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44。1%的受訪者認為過度加班會降低工作效率,讓員工患上“拖延症”。(新華社3月29日消息

對當下的90後而言,能比催婚更能讓人感到可怕的就是“加班”。正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加班綿綿無絕期”。加班可謂在現代社會成為常態,早已讓人不感新鮮,讓人驚愕的是超半數的企業有了“加班文化”。企業經營者越來越愛將加班文化納入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越來越鼓勵員工加班,這不禁讓人感到企業經營文化的跑偏。從“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正在加班”,到“週六週日加班狗”等段子,從心理學來看長時間加班加班,只會不斷降低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加重其對企業的厭惡程度,因此讓加班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並不是明智之舉。

從當前的年輕人的角度來看,“詩和遠方”越來越成為當代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和狀態,對於北上廣等一線的80、90後來說“詩和遠方”的工作狀態更是人生一大夢想。因此一味地強調加班,只會無休止的把他們帶入厭惡情緒的“怪圈”。從大中城市來看,為何年輕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大齡單身男女青年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與日夜不休的企業加班文化有較大關係。一旦加班文化成為定式,只會加重員工心理怪症,以至於白天8小時無精打采、不想做事,夜晚加班時反而勁頭滿滿,這種黑白顛倒、本末倒置的做法實在要不得。當然也不否認,部分工作者由於自身工作效率太低,無法有效應對所處事務,也成為自身長期加班的重要原因。

“加班文化”背的是口什麼鍋

面對加班文化成為企業文化一部分,長期將員工綁定在工作椅子上的做法,無疑會讓企業成為“千夫所指”。雖然這也有一定的背鍋成分,但從整體來看企業自身原因較大。一方面由於利益最大化和競爭激烈化,僱傭最少的人產出最大效益,無疑是企業的最理想狀態,然而現實卻往往不是這樣。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勞動密集型企業外,其他的企業、單位在加班的永遠都那一部分人,這充分說明了內部分工不合理是造成加班的最要原因。另一方面,由於就業形勢嚴峻,部分企業借本職工作未做完為名,逼迫員工必須長期加班,根本無視《勞動保障法》,以至於把加班變成了天經地義,就更別提應該付給員工二倍、三倍工資了。

眾所周知,敬業奉獻和吃苦耐勞一直是我國文化中的優秀傳統。但從社會輿論來看,有時奉獻逐漸在被“加班文化”所“道德綁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難以逆轉的“加班潛規則”。以至於在有的地方變成了不加班就是不敬業,不加班的人工作就不突出,這種文化衍生出的也只能是一個個職場“怪胎”。

“正常加班不可怕,可怕加班變正常”,加班文化正在潛移默化衍生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值得我們去反思。一方面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法制法規,加強執法,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企業要不斷提升法律意識,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建立和諧勞動關係,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長期加班的“困局”,讓“文化”徹底卸下為“加班”所背的黑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