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已成為健康的主食,1個祕訣教你如何做

這兩天氣溫驟降,能量消耗多,飯量又大增了。過年過節吃胖10斤,對很多女孩子來說不是夢,可是要想吃得飽、吃得健康還是需要動腦子。精米麵吃多了,就該換換口味了。

看到許多人在頭條上發佈了自己做的酸奶蛋糕,連湖南衛視臺主持人何炅老師也拍了製作酸奶蛋糕的小視頻,然而對於目前的我而言,熱量仍然高。那不如就試一下做黑麥麵包吧,雖然口感粗糙,但以小麥粉為主,利於腸道健康,熱量低,五穀多,飽腹感自然就強了。

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已成為健康的主食,1個秘訣教你如何做

麵包的誕生史——只因奴隸睡著了

初中學化學時,老師為了讓我們理解化學反應,跟我們講述了麵包的起源。

相傳有一個埃及奴隸,他的工作是為主人做麵餅。一天晚上,他睡著了,可是餅還沒有烤好。利用爐子裡的餘熱,生面餅開始發酵並且長大了。

奴隸睡醒時,生面餅已經比昨晚大了一倍。他很害怕被人知道沒幹活就睡著了,連忙把麵餅塞回爐子裡。過了一段時間,麵餅烤好了,吃的時候又松又軟,很多人都讚不絕口。

我們問老師,生面餅是怎麼長大的?老師說,也許是麵粉、水或蜂蜜,又或者與暴露在空氣裡的野生酵母菌或細菌融合後,當它們經過了爐子的溫暖後,整個麵餅便被酵母菌填滿了。埃及人繼續探索麵包發酵,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代職業麵包師。

自埃及人發明了麵包後,猶太人成為了世界上第二位麵包技術的持有者。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從埃及大遷徙,他們學會了麵包製作技術後帶出了埃及。每年在逾越節時,猶太人仍製作一種叫做"馬佐"的膨脹餅狀麵包,以紀念猶太人從埃及遷徙。

在古代,麵包如同器具一樣,也分奢侈品和平民老百姓專用的。白麵包專供上層權貴們享用,而普通大眾只能吃黑麵包。隨著技術的發展,直到19世紀,麵粉加工業得到很大發展,裸麥的種植技術得到改良,麵包才變的潔白軟滑,因而開啟了一個連普通人都能吃白麵包的時代。

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已成為健康的主食,1個秘訣教你如何做

但是有研究表明,我們平時經常吃到的白麵包,加工太過於精細,缺少了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歐美國家在製作麵包時,會添加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在裡面。有不少人認為,麩皮和麥芽有利於腸道健康,麥芽更是生命的發源,所以原磨去的麩皮和麥芽,也被重新利用,粗麵包再次受到大眾所喜愛。

儘管世界各地都食用麵包,但因區域性、環境氣候和飲食習慣的差異,以麵包為主食的國家,仍然是歐美、澳洲、中東、非洲等國家。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的開放,我國也逐漸引入了國外的製作麵包技術,甚至更是創新了麵粉的其他做法,小籠包、吐司三明治、油條、包子、饅頭、花捲也開始盛行,成為現代人們早餐的必備選擇之一。

聊一聊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

黑麥最早在德國種植,後傳遍了整個歐洲。黑麥麵包的技術也流入俄羅斯、芬蘭、丹麥等地,後被丹麥人傳入英國。

黑麥麵包是一種用黑麥麵粉做成的麵包。麵包也因成分的不同,導致其顏色也深淺不一。含有更多黑麥成分的麵包比白麵包深,同時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

但吃過黑麥麵包的都知道,口感不是特別好,導致在世界各地的產量還不如燕麥。與白麵包相比,總是遜色了許多。

白麵包以小麥為原料,小麥含有很高的“麵筋蛋白”,在揉麵的過程中其吸水性、柔韌性,能讓發酵的麵筋網產生許多小孔,因此小麥為原料做出的烤麵包,質地更加鬆軟蓬酥,富有彈性。

黑麥恰恰相反,它的“麵筋蛋白”含量相對低,揉麵時無法形成“麵筋網”,只能依靠自身的網狀結構,彈性自然和麵筋網無法相比。另外,黑麥所含澱粉酶更加耐熱,在發酵和烘烤過程中,澱粉酶會持續破壞網狀結構,最終我們吃的黑麵包質地非常緊實,不柔軟,也缺乏蓬鬆感。

雖然口感不佳,但人們追求美味的智慧總是無窮無盡的。先是嘗試在黑麥中摻雜小麥粉,並加入酵母菌,使發酵時產生更多的酸味,去抑制澱粉酶的活性,從而時麵包更加鬆軟,這也是吃黑麵包酸苦的原因。口感難以與白麵包相媲美,也很難當作精緻的餐食,一度被認為是“窮人的食物”。

儘管黑麥麵包在外人口中被認為是“窮人的食物",但在過冬儲存食物時,卻被芬蘭人所鍾情。北歐地區冬季嚴寒,為了能度過漫長的冬季,一款易保存又易製作的食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每當入冬之前,芬蘭人會製作大量的黑麥麵包,儲藏於冰冷的地窖中,乾燥的環境更利於食物保存。要吃的時候只需要放在火上烘烤,黑麥的味道就傳遍整間屋子了。礦物質和麩皮多的黑麥麵包,能給芬蘭人提供更多的熱量和營養,安然度過冬天。

自制黑麥麵包教程

教給大家一個秘訣,一杯牛奶/酸奶,兩個雞蛋,四克酵母和黑麥粉就能做出來。

在無水無油的大碗中,打入兩個雞蛋,用筷子攪拌均勻後,倒入一杯酸奶(沒有的可以用牛奶,喜歡吃甜一些的,也可以加入白糖,或者抹茶粉、可可粉等)。

攪拌均勻後,開始倒入黑麥粉,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撒入四克酵母,直至能揉搓成不粘手的麵糰。在面板上,反覆揉搓麵糰20分鐘左右,增加其韌性的口感。

麵糰需要兩次發酵。由於天氣寒冷,第一次發酵,我用了一塊熱毛巾蓋在麵糰上,開啟了取暖機40度左右,約1小時後,麵糰漲至一倍大。如在夏天,可放在太陽底下發酵。

一次發酵後,將麵糰放在面板上,繼續揉搓20分鐘,放在溫暖處繼續發酵1小時。1小時後,麵糰可以漲比之前還大一圈即可。

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已成為健康的主食,1個秘訣教你如何做

我做的黑麵包是用蒸的,因此拿了一個深口碗,把麵糰放進去後,水開大火蒸30分鐘。蒸的時候會看到麵糰進一步膨脹,用肉眼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出爐後,拿手指按了一下,雖然不似白麵包鬆軟,但經過兩次的反覆揉搓後,也十分有彈力,按下去很快就彈起來了。

撕一塊黑麵包,裡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孔,那是被髮酵的痕跡。嘗一塊,略帶酸味,有嚼勁的質地,忍不住又吃了一塊。

窮人的食物——黑麥麵包,已成為健康的主食,1個秘訣教你如何做

學會了這個小訣竅,你們也能做得出口感良好的黑麵包。

黑麵包的食用已經不僅僅是手撕吃那麼簡單了,可以切成小方塊,做成黑麵包沙拉,加入蔬菜、水果、三文魚、雞肉丁一起搭配。

或者切片黑麵包,在上面放芝士、雞蛋和火腿,以微波火力慢烤,這就是最簡單的自制土司。

寫在最後

現在許多面包店會製作健康營養的全麥麵包、或者黑麵包,價格卻不比白麵包便宜。一方面是為了讓它們有更好的口感,添加了很多幹果,另一方面黑麥的產量少,也決定了物以稀為貴。

越來越多人追求健康的飲食,減脂減肥的女性朋友也喜愛黑麵包,所以如果精米麵吃多了,不妨換一種主食交替食用。

或許有一天黑麥麵包變成了昂貴的奢侈品,而白麵包淪為普通百姓所食用的,這誰又知道呢?

做美食,向來都是用美味的佳餚,治癒你的內心,充實你的生活。

喂吃雞有話說:

1、發酵黑麥麵糰時,一定要保證溫度,才能令酵母更具有活性。

2、對麩皮過敏的人士,減少食用加了麩皮的黑麥麵包。

3、多元化的黑麥麵包,還可以加入堅果、紅棗、提子、蔓越莓等。

【關注喂吃雞:帶你解鎖美食的文化和製作方法,與你分享品讀人情冷暖的美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