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老字號——東來順


舌尖上的老字號——東來順

湯慶順

2003年,湯慶順出任中華老字號“東來順”的董事長,

他上任伊始就提出東來順集團的“一二三四工程”,以東來順為核心,打造中國清真飲食第一品牌。

在湯慶順的帶領下,東來順立足“老字號”文化品牌,以科學傳承、創新弘揚的發展思維,開創了老字號特色發展的經營之路。

 “一二三四工程”指明發展方向

東來順,是北京飲食業老字號中享有盛譽的一個歷史名店,始建於1903年,歷經百年蒼桑,東來順的清真菜餚作為京華菜系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創立、發展和不斷豐富,曾經對弘揚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延續、創新、發展京華菜系作出過重要貢獻。湯慶順出任董事長20餘年裡,東來順一躍而成為京城涮羊肉之冠,成為北京城有名的商號。如今,更是成為京華飲食菜系中的標誌性品牌和享譽海內外的“中國馳名商標”。

入主東來順之前,湯慶順是原北京東安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在他任職初期,所屬20多家企業中有8家三年連續虧損,全集團資產負債率87%。五年任職後,東安集團銷售額每年增長20%,從9.5億增長到24.5億,增幅創下零售第一,利稅增長了3倍,員工收入翻了一番。期間,有41人受到市總、全總表彰,人數之多,質量之高,是東安歷史上所沒有過的。

2003年,北京市領導提出發展六大板塊,從中國餐飲業老字號抓起,組建東來順集團的要求,東來順從原來的王府井東安集團中以“北京東安飲食公司”的身份剝離出來,成立了以“北京東來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並於百年誕辰之日正式掛牌,湯慶順出任董事長、總經理。

舌尖上的老字號——東來順

上任伊始他便提出“一二三四工程”,概括了東來順集團的發展方向:一個品牌、兩個市場、三方連鎖、四個板塊。即打造中國清真餐飲“第一品牌”,拓展清真餐飲市場和清真食品兩大市場;形成連鎖店、連鎖廠、連鎖商三足鼎立的連鎖經營體系;形成直營企業、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生產加工四大業務板塊。

湯慶順提出的“一二三四工程”,實則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為東來順接下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國有企業要發展,需要看清社會環境的變化,在市場規律自由發揮產生巨大經濟效益、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東來順順勢而為,在湯慶順的帶領下走在了發展的前沿。

老字號的連鎖經營之路

老字號餐企容易走入經營模式固化、管理模式僵化的死衚衕,但東來順在湯慶順的改革下,按照現代連鎖發展的要求進行專業化設置,對內部資源進行整合,再將資源統一配置,實現企業內部權力、責任、利益的明確劃分,再按照專業化、扁平化的要求調整管理層和運營層職能,將東來順從管理型企業轉變為實體化公司。對於東來順國有餐企的身份來說,這項舉措無疑為其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也為其它餐企的發展作出了先行表率。

緊隨經營思路轉變的,是東來順的專業化連鎖經營之路。讓老字號企業從一家店走出來,形成規模,佔有市場份額,是湯慶順經營東來順的一項大手筆。匯聚資產、人才、業務等資源,形成連鎖發展合力,連鎖門店運營由經驗型向專業化轉變。2010年,東來順集團營業收入30億元,連鎖規模發展到300家。對於國有老字號來說,這份成績實屬難得。

創新理念突破發展瓶頸

2005年,東來順拓展第二市場食品零售。在許多零售商超的生鮮、冷凍、調料區開展自有品牌零售產品業務,產品體系、業務渠道、零售供應等逐漸形成系統。

為了讓老字號企業更快地搭上現代化快車,湯慶順為東來順搭建了現代化信息平臺,將連鎖餐飲、零售運營及管理規範納入專業管理系統,形成跨地區信息網絡平臺。現代化信息平臺的搭建,極大地便利了公司內部的數據交換與管控,通過計算機系統,所有業務的開展都與效益掛鉤,公司的服務理念也提升了。

舌尖上的老字號——東來順


“特許加盟”、“連鎖經營”在當年尚為新詞新意,為東來順大膽採用,與湯慶順的先見之明不無關聯,他主掌的東來順集團,始終保持著傳承與創新並進的思維方式。傳承與保護被收錄《國家及非物質遺產名錄》的“東來順涮羊肉製作工藝”、建設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這些新舊交叉的內容都是東來順在新時代下的重要舉措。

百年曆史帶來深厚的文化基因,加之獨樹一幟的清真餐飲特色,以及享譽全國的品牌名氣,東來順無異於擁有一筆鉅額無形資產,但在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的當年,日趨開放的市場給國有企業和老字號造成巨大沖擊,老字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除了要繼承和發揚優良的傳統之外,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觀念。湯慶順引領東來順不斷變革經營思維,不斷創新經營策略,站在已有的基礎上創造出民族品牌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