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秋冬寒季,正是吃羊肉湯的日子。

當前成都市面上的羊肉湯,有簡陽風味的

簡陽羊肉湯,有清真風味的羊雜碎,有客家風味的燙皮羊肉,也有麻辣風味的紅湯羊肉火鍋。有用鍋裝的,有用缽盛的,也有碗端的,鮮白香紅,各具風味。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但若要問成都城最早的羊肉湯店?

那上世紀初,皇城壩的羊肉湯就算得上鼻祖一級了。

老成都的清真風味美食

老成都皇城壩就在今天的天府廣場位置,此前這裡曾居住了大量的回族同胞。民國年間,皇城壩中間有條貢院街,周邊還有幾條小街巷,回民就在這裡擺攤搭棚,經營各種清真風味小吃,其中麵食糕點有撒子、焦粑、油香、包子、鍋魁、馬蹄糕、花捲、酥餅、黃糕、切面等。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清真肉食則包括了各種牛羊肉、牛羊雜和雞鴨鵝菜點,如烤鴨子、燒臘牛肉、滷鴨子、燒牛頭、白油桶鵝、滷蹄筋、凍牛肉、羔羊肉等等,貢院街也成為當時的清真美食一條街,當然這裡少不了回民喜愛的羊肉湯。

早期的羊肉湯經營者有趙、馬、易三家,其中又以趙家資格最老,最為出名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皇城壩老趙家羊肉湯

老趙家是從西北來蓉的回民,祖輩以飲食業為生,來到皇城壩後就開了羊肉館子,專門經營羊肉生意,既賣新鮮羊肉羊雜,又賣精心烹製的羊肉湯。趙家的用羊有專門渠道,近則由成都郊外的回民聚集地,遠則來自川西山地的回民區。

湯汁乳白的秘訣——花生漿

肥嫩的羊子到店後,按清真規矩進行屠宰清潔,皮肉分離,骨肉剃開,肉雜歸類。熬製時,把整羊的肉和雜一起下鍋,增加湯味濃度,另加胡椒增加辛香風味。

趙家的羊肉湯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熬出來的湯汁乳白,有種特殊的香味,這與他加了花生漿有關。新鮮花生洗淨除去雜質,加水磨成雪白的漿液,倒入湯鍋與羊肉同熬,成品不僅色白,還帶有微微的粘性,舀一碗出來,頓覺清香撲鼻,入口鮮爽辛鹹,溫潤滑膩。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羊雜之最——羊腸

趙家羊肉湯還有個最大的吃點,就是羊腸子,被譽為該店羊雜之最。將分解好的新鮮羊腸,放入清水中反覆清洗,除盡異味,再放入溫水漂洗,去掉雜質雜液,然後把羊子肚皮裡的皮油全部灌入羊腸,最後放進鍋內燉煮。

吃羊肉湯的人都曉得羊腸的美味,這樣煮出來的羊腸,皮薄脆嫩,一口下去,羊油的香脂瞬間充滿口腔,絕美滋味妙不可言。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獨特的搭配——油炸麵筋

回民吃羊肉湯一般會搭配油條或者白麵鍋盔,當時貢院街馬老三、馬老四兩兄弟的鍋魁和梁記的油條都是個中名品,用手撕成短節或小塊,泡入湯中,待吸滿汁水後再行咀嚼。

趙家的羊肉湯館自制了另一種搭配伙食油炸麵筋,炸制的麵筋柔軟而有韌勁,更具面香和油香,與羊雜同泡相得益彰。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老味道的傳播

皇城壩的貢院美食街,保持了醇正的清真風味,是回族及各族穆斯林的聚集場所,同時在長期的回漢交流過程中,也吸納了川味的調味方式,又成為廣大漢族好吃嘴的光顧地,這裡的牛羊肉湯、羊雜碎也隨即在蓉城推廣開來。

成都羊肉湯鼻祖,曾經的皇城壩羊肉湯館

解放後,最初的幾家羊肉湯館,隨著皇城壩及毗鄰街市的消失而不復存在,但後人又先後

在成都東南西北的幾條大街上開設了羊肉湯館,香氣騰騰的羊肉羊雜,逐漸成為蓉城市民秋冬驅寒進補的食尚。

(全文完)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