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在中國傳統社會,一直傾向“男主外女主內”,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多主張“嚴父慈母”。《三字經》中有“養不教父之過”的話語,晉朝的夏侯湛在其《昆弟誥》:"納誨於嚴父慈母。"“嚴父慈母”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讓父親以棍棒教育,使孩子“聽話”,而母親再以溫柔的母愛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似很符合邏輯,是一個理想的搭配,實則往往會出很大的問題,使得養育十多年的孩子成為“問題少年”,讓自己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也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慈母嚴父

現代社會,更傾向於“慈父嚴母”

北京電視臺的《春妮的週末時光》,有一次邀請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和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樊登,一起做了一期節目叫《讀懂孩子的心》。

在節目中,李玫瑾教授就“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她說,“過去我們老講這個慈母嚴父,其實是最好的模式是嚴母慈父。父親要慈,特別重要。.....”

隨後李教授給自己的理由,因為父親是有力量的,會給孩子一種厚實的感覺,讓孩子有有安全感的,在有安全感的情況下,父親再一講理,他就很容易接受了。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

而孩子跟母親的關係,則是越親密他越欺負你,就是跟你鬧,不聽話,而往往“慈母”就會順從依從孩子,一次次更甚,就逐漸走向沒有原則的溺愛。

李教授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女性,慈母,其實應該是“嚴母”,有時候要乾脆果敢。給孩子立一些規矩,比如說這兒了,就到這兒了,不要跟我怎麼樣。而父親則要慈,要有耐心。

所以,按照李教授的觀點,在現在這個社會呢,“嚴母慈父”是更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猴哥在玩沙

我個人是比較贊成李教授這個觀點的,因為本身在家裡我就是一個“虎媽”,是扮演唱“黑臉”的角色,猴哥不聽話一般都是由我批評教育,她爸爸在一旁當輔助。

暴脾氣的“虎媽”,加上性格溫和的“貓爸”

前段時間,佟大為、趙薇主演了一部關於孩子教育的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裡面也在糾結孩子教育問題。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佟大為

我小區有一位鄰居,媽媽是火爆的暴脾氣,經常跟我們說,她輔導不了孩子,孩子的學習,都是孩子他爸負責。

以前,只要她一輔導孩子的學習,就會弄得雞飛狗跳,他們那一層樓裡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孩子也學不進去。

她老公是學中文的,能耐得住性子搞研究,也能忍住教孩子。所以,孩子的學習問題,包括在學校的表現,都全部交給他爸爸,因為她怕自己會忍不住吼。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

“嚴母”要給“慈父”一點面子

我們那位鄰居在有時吼孩子的時候,不會連他爸爸一起吼,會給他留點“面子”。但是,我以前有位同學的家裡就不一樣。

我那同學家裡條件還是不錯,她父母也不會打罵她,從小到大像個公主一樣養著她。

但從她經常的聊天或是表現,可以看出她們家有個問題,也是我最近才總結出來的,那就是母親太強勢了,連父親的光芒也掩蓋過了。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指導

她母親在一家公司裡上班,職位比較高,收入也比她父親高很多,所以家裡的事都是由她媽媽做決定。

其實她爸爸也是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只是比較平凡普通,平時空餘時間多,就負責做家務,帶孩子。

原本這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從我同學的反應中可以看出並不是。好像她爸爸比較受氣,在她媽媽的眼裡有點“窩囊廢”的感覺。

媽媽批評她的時候,會順帶著連她爸爸一起批評。家裡並不常常是和諧的氛圍,所以我那同學並不喜歡那個家庭。

按理說,孩子會受父母的影響,我那同學應該也很強勢。其實不然,她跟我們流露出的意思,是想找一個更有男子漢氣概,能力更強的男生。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孩子

可見,一個家庭中,父母的關係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深遠的影響。我那同學的父母就沒有做好“嚴母慈父”的正確搭檔。

“慈父”溫柔耐心,也要有權威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心裡是很崇拜父母的。在他的眼裡,媽媽年輕漂亮,爸爸高大帥氣,爸爸媽媽是他心中的偶像。

我們應該維持父母在孩子眼裡的形象,尤其是父親,你的高大,你的威嚴,會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心裡踏實。

現在我們所提倡的“嚴母慈父”模式,在母親扮演黑臉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分寸,不要只是簡單粗暴的“吼”。

同時,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對爸爸的態度,不要也指著鼻子一頓罵。

在爸爸過來“勸架”的時候,媽媽也應該順坡下驢,自己就著臺階就下了,也別不依不饒的。

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應該如何搭檔,做好家庭教育

學習

“慈父”上來,也並不是要給“嚴母”拆臺,而是要耐心細緻,平靜溫柔地進行心理疏導,告訴孩子,媽媽生氣的原因,並告訴他以後不要那麼做了。

這個時候,應該多跟他講道理,而不是對他進行簡單的“哄”,甚至是無原則的縱容。俗話說“慈母多敗兒”,沒有原則的慈父也同樣教不好孩子。

所以,當孩子犯錯、不聽話,在對他進行教育孩子的時候,“嚴母慈父”應該統一戰線,相互尊重。

也就是說,“嚴母慈父”,應該是一對好“搭檔”,相互配合,在孩子教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在充滿關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充滿陽光地長大。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文字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