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家庭教育:考完試後記得這樣和孩子談成績

每次孩子考完試後,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孩子考試成績好的家庭是豔陽高照、歡歌笑語;孩子考試成績差的家庭則是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孩子之所以會因為成績不同而遭到區別對待,是因為很多家長根本沒弄明白成績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

其實成績只是用來檢測孩子對近段時間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然後幫助孩子進行查缺補漏的一種工具而已。成績好,說明孩子對這段時間知識掌握的很牢固;成績不好,說明有些知識孩子還沒有掌握或者掌握的不夠熟練,這個時候通過考試就可以讓這些不足提前暴露出來,接下來大人就可以引導孩子有針對性的努力了,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那怎麼和孩子談成績呢?溝通時要遵循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英國著名的心理醫生溫尼科特說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認可孩子,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給孩子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先看一下怎麼和考試成績好的孩子聊。

第一步,先問問孩子“你對自己的成績滿意嗎?”,而不是首先表達我們大人是否滿意,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應該讓孩子體驗考試帶給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讓孩子體驗考試帶給父母的感受,否則,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的,他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

第二步,當孩子感覺滿意的時候,大人也要對孩子的成績表示認可。比如告訴孩子:你很高興,爸爸媽媽也替你高興,看來這段時間老師教的知識你掌握的很牢固。大人不但認可了孩子,還在無形中對成績下了個定義,就是成績只代表對這段時間的知識掌握程度如何,這樣就可以防止孩子某次考試失利以後攻擊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

不過在溝通中有個忌諱: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成績好會驕傲,所以就故意給孩子潑冷水:別翹尾巴,謙虛點;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其實對孩子而言,不要怕孩子驕傲,就怕孩子沒什麼可驕傲的,除非他的驕傲傷害了別人,比如抬高自己打擊別人:我能考一百分,你能嗎?這個時候才需要大人的干預和引導。

第三步,問問孩子:你準備怎麼慶祝一下?,而不是“你考得很好,爸爸媽媽要獎勵你”。因為慶祝是體驗到自我滿足感後與他人分享快樂,而獎勵意味著大人比孩子更有能力,高高在上地評判孩子,從而抹殺了孩子的自我滿足感。更重要的是,好成績對孩子來說不就是獎勵嗎?反正我從來沒有因為孩子成績好而獎勵過孩子,因為這樣做會改變孩子的學習動機,當以後沒有獎勵的時候,孩子就再也沒有理由去學習了。

接下來看一下怎麼和考試成績不好的孩子聊。

第一步:對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也就是在心理上對孩子進行支持:“看得出來你很不開心”、“很遺憾你的成績沒達到你的期望”。而不是不斷對孩子嘮叨或者指責“誰讓你平時不努力”、“這就是不好好學習的結果,這下後悔了吧”,這樣只會在孩子低落的情緒上“再撒把鹽”。

還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出現一些負面信念,比如孩子會說“我很笨”或者“我不行”類似的話,這個時候大人需要對孩子的這些話進行重新定義,否則時間長了這些負面信念就會限制孩子的發展。比如,可以把孩子的話重新定義為:看來這次成績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其實你想考的更好一些。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分析出錯的部分是因為沒看清題,還是不會。如果是沒看清題,那下次怎麼做可以避免;如果不會,那又是因為哪個知識點沒掌握,造成知識斷層了。這樣做才是真正做到了“吃一塹,長一智”。也就是說,把錯誤轉變成寶貴的成長機會了。當然我在這裡說的“和孩子一起分析”,其實更多的是指在旁邊陪伴孩子,因為孩子這個時候他的情緒是比較低落的,需要大人的陪伴來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最後,不管孩子滿意還是不滿意,父母都可以再問問孩子“你覺得這次成績跟你上次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跟自己比,跟昨天比,孩子會產生動力;跟別人比,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失敗,更容易變得嫉妒,從而總是盯著別人,忘了發展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