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現小陽春 警惕房價上漲風險

隨著近期和煦春風到來的還有房地產市場的小陽春,無論是不久前公佈的國家統計局70城房價指數、各大中介機構的統計數字,還是央行一季度信貸數據,均顯示這個春天樓市熱潮湧動。

局部樓市成交上漲

北上廣深杭廈,全國房價最高的六個城市近期紛紛一掃低迷之勢,無論新房成交量還是二手房成交量,3月份的成交量均比上個月出現翻倍式增長,為此有業內人士紛紛驚呼“樓市全面回暖”。

具體來看,3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網籤量為16051套,環比增加1.4倍。

上海新房共計成交78.29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76.45%;二手住宅網籤量為25931套,環比增加142%。

廣州新房網籤9174套,環比上漲164.69%;二手房(不含南沙區、從化區)網籤量為4272套,環比大幅回升1.9倍。

深圳一二手房合計成交7639套,環比上漲超過100%。

北京海淀區甘家口附近鏈家門店一位經理告訴記者,春節後二手房市場熱度的確有所提升,門店員工的帶看量、銷售量都上來了,二手房的成交週期也變短了,好的房源銷售很快。

記者在麥田房產北京國貿店看到,店裡只有二三名員工在辦公。該門店的經理稱:“大家都忙著帶客戶去看房,店裡也就剩下兩三個同事了。”

據該經理介紹,從去年底開始北京樓市交易量放大,今年春節以來,行情持續好轉,一些比較熱門的樓盤成交量大幅上升,價格也在持續下跌近兩年後有所回升。

該門店經理認為,引發樓市變化的因素有很多,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信貸政策的放鬆,尤其是針對首套房的房貸利率調整,剛需的進場速度明顯加快,而且小戶型賣得比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專家指出,這一輪樓市回暖,只存在部分房價回調到位的一二線城市,是在貨幣寬鬆、樓市鬆綁預期日益強烈的背景下實現的,與大多數二三四線城市無關。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在小陽春的背景下,樓市再次出現了炒作的氛圍。那麼各地如何面對樓市的波動?實際上,今年4月份,包括長沙、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再度收緊了樓市調控政策。另外,還有多個城市闢謠鬆綁限購限價政策,包括濟南、鄭州等地。

例如,北京收緊了國管公積金政策,貸款按照“認房又認貸”執行,公積金二套房貸最高不超過60萬元。湖南省近期發通知要求在長沙市範圍內停止執行對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稅優惠政策,即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4%的稅率徵收契稅。湖北省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就規範商品房銷售行為發佈緊急通知,強調打擊炒房,嚴禁哄抬房價、捂盤惜售等行為。

更重要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對於房地產市場,此次政治局會議再次表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強調,“房住不炒”的市場定位已經比較清晰,房子是居住的屬性,是消費的屬性,投資性需求要抑制和遏制,這要求強化地方政府的調控和管理,因城施策,加強管理。

對此,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表示,在局部樓市出現波動的情況下,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及“房住不炒”,對炒房者將有打擊,也有利於市場平穩。

在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看來,此次政治局會議對樓市的表述,有兩點含義:一是“房住不炒”的概念繼續得到強調,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樓市表現還不錯,二季度預計會繼續上升,這個時候強調這一點,也是為了防範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上漲等風險;二是明確了長效調控機制的概念,主要包括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預計今年二季度相關城市在“一城一策”上有相關政策出臺,而對於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考核也會加大。

樓市現小陽春 警惕房價上漲風險

貨幣政策並未轉向

樓市小陽春形成的背後動力是人們對房價回升的市場預期,因此,業內專家紛紛建議警惕房價上漲風險。

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貨幣政策的風吹草動備受關注。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增量分別為5.81萬億元和8.18萬億元,均超出市場預期。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這體現了前期逆週期政策的調節,說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有所增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表述看,當前經濟工作依然會強調“去槓桿”的概念。此前實際上已經有過類似的警示,比如說要防範各類小微企業貸款資金進入到樓市中。所以後續可能會有各類督查,防範違規開發貸和按揭貸等現象出現。

與今年2月22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僅提及“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之後還加上了關鍵的“鬆緊適度”四字。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立足於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註重質的提升,更加註重激發市場活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中信證券分析師楊鵬對記者表示,此前,市場對下一步貨幣政策是否會進一步放鬆,抱有很高的期待,社會上也不時出現“即將降準”的傳言。但隨著央行表態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信貸寬鬆小週期已經結束,樓市的小陽春或難以持續。

陳志認為,住房關係民生,更關係宏觀經濟穩定,因此,針對市場預期波動,也應當實施逆週期調節,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推動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責任落到實處,防止樓市波動。據中國消費者報孫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