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首汽、吉利、奔馳紛紛駛入網約車賽道 傳統車企的機會究竟有多大?

上汽、首汽、吉利、奔驰纷纷驶入网约车赛道 传统车企的机会究竟有多大?

享道出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洋 攝

“今天滴滴給我們推出了88塊的獎勵,太好完成了,幹9單就能完成。”12月18日晚間,張傑(化名),一位上海地區的滴滴司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昨天(這一獎勵)還沒有。”

滴滴此舉,彷彿意有所指。就在同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宣佈正式推出其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由此,上汽成為繼首汽、吉利、戴姆勒、奔馳等之後,又一入局的車企巨頭。

車企紛至沓來,似有猛龍過江之勢。這也許是2018年年初提出“穩中求進”等三大發展關鍵詞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所沒想到的。而這一年中連續發生的兩起順風車殺人事件,更讓滴滴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狀態。12月14日,更有消息傳出,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員工年終獎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

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市場巨頭滴滴進入自我整改階段,用戶打車效率較此前大為降低,有可能造成用戶對於網約車品牌的重新選擇。與此同時,傳統車企車輛資源豐富,管理更加方便。市場將成未成之際,也是留給眾多玩家再一次拼搏競爭的機會。

包括上汽在內的傳統車企紛紛入場、監管風暴前所未有、網約車司機資源緊張等等,這一切都聚成一個謎面——傳統車企的機會究竟有多大?留給滴滴的時間又有多少?

首城上海,明年走向全國

終於,上汽也撲向了網約車市場。

12月18日晚間,享道出行CEO吳冰在品牌戰略發佈會現場宣佈,在經過一個月試運營後,享道出行正式問世。

“得天獨厚的消費環境讓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場,預計在2020年,交易規模接近720億美元,佔據全球出行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吳冰表示,市場空間與發展前景,使得中國成為巨頭們轉型的必爭之地。

網約車市場如此蓬勃,自然與先入者的培育密不可分。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上汽集團總裁助理、移動出行和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蔡賓指出,互聯網企業的新進入者,培育了市場,激發移動出行的高頻需求,2015-2020年,網約車的市場預計可增長11倍。

基於這一判斷,今年2月份,上汽決定瞄準網約車市場,並在3月成立移動出行基金,佈局網約車市場。

動作悄然,直到今年5月份,才有媒體報道稱,上汽正嘗試網約車業務。就在6個月後的11月12日,上汽“官宣”將推出享道出行,並在同月18日,試運營旗下第一條產品線享道專車。

對此,吳冰表示,在試運營的30天內,享道出行註冊用戶60萬,累計服務次數超30萬,累計服務里程超百萬公里。

不過,以上數據均是以試運營期間的1000輛車為基礎。也因此,此前有報道稱,在試運營期間,使用“享道出行”叫車時間較長。18日晚間22點30分左右,記者在上海世博洲際酒店附近嘗試使用“享道出行”,7分鐘後,界面顯示“附近暫無可用車輛”。

上汽、首汽、吉利、奔驰纷纷驶入网约车赛道 传统车企的机会究竟有多大?

“享道出行”界面截圖

運力尚未配備到位,並不難理解。畢竟如蔡賓所說,從團隊搭建,到產品上市只有半年時間,其中還包括合規、線上線下資質的申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在此期間,“享道出行”陸續從滴滴、Uber挖走一批員工。

“我們將來是打造上汽移動出行大平臺,會對用戶提供端到端、多程聯訂、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蔡賓表示,享道出行將與出行生態中的合作伙伴,甚至包括高鐵、地鐵,市內交通、城際交通等打通。

此外,吳冰還表示,在繼上海開城後,明年,將走向全國。不過對於具體城市,吳冰並未透露太多,只表示一定會選取網約車市場容量大、上汽集團有地域資源優勢的地方。

《每日經濟新聞》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享道出行”的運營主體上海賽可出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已陸續在蘇州、青島、南京、鄭州、長沙、杭州、成都、西安、寧波九個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如上九地,似乎是“享道出行”下一步的開城之地。

上汽、首汽、吉利、奔驰纷纷驶入网约车赛道 传统车企的机会究竟有多大?

天眼查截圖

“上汽集團能夠為享道出行開城保證充裕的資金。”蔡賓稱。

車企為何“過江”?

當然不止上汽,在此之前,首汽、吉利、戴姆勒乃至近期剛“官宣”的奔馳,都劍指網約車。

尤其今年以來,原本看似平靜的網約車江湖更是頻起波瀾。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今年10月,網約車市場便發生包括融資、新玩家入局等在內的四起事件,其中不僅有哈囉單車這樣的跨界玩家,也有像吉利(與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進軍網約車)一類的傳統車企。其中,傳統車企更是前赴後繼,紛紛登場。

“今年由於政府整體監管力度在加強,在網約車合規化政策的影響下,一些城市會出現打車難、等待時間長等問題,這樣會給一些新入局者一些機會。”易觀分析師孫乃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相較之下,包括享道出行在內的傳統車企實則擁有較多優勢,如車輛和人員的合規性問題。

吳冰表示,享道出行是一種B2C模式,不過“所有的這些B,有我們自營的車隊,也有加盟的車隊,但必須是合規的網約車司機。”與此同時,享道出行運營車輛均為車齡3年內的上汽旗下五星安全主流車型。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汽車銷量相較於去年同比下降,在銷量低迷的情況下,車企會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豐富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在汽車產業的“新四化”中,網約車是一種初級的共享化,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共享汽車的服務生態的逐漸搭建、消費者的漸漸適應,網約車可能會晉級到一個更高級的共享汽車模式。可以說,車企基於四化戰略,在積極佈局。

對此,吳冰表示,這麼多車企進入網約車市場,的確是因為網約車市場是這些車企未來戰略轉型的方向。

在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陳禮騰看來,在市場尚未成熟,監管政策尚未完善的條件下,車企貿然進入很可能導致競爭不過互聯網平臺。而隨著市場不斷成熟,政策的完善,傳統車企能更加“因地制宜”制定戰略,風險有所降低。而在此前粗放式的發展之後,精細化運營成為發展的關鍵,這也是傳統車企所具備的優勢,傳統車企車輛資源豐富,管理起來也更加方便。

留給滴滴時間幾許?

新玩家頻頻入局,業內的目光自然會不自覺轉向滴滴——這個移動出行領域些許“失意”的霸主。兩次惡性事件影響之外,新玩家的入局究竟是否會吃掉其份額?更要緊的是,對網約車司機資源的瓜分。

“師傅是明顯地在減少,不是不合規,而是這行業不掙錢了。你專職跑滴滴的話,今年上半年還能掙到一萬五,現在就一萬,人家也不搞了。”滴滴司機張傑告訴記者,“這個行業,現在就是滴滴的業務量被分掉了,司機在減少,滴滴的日子是很難過的。”

由於市場份額的流失,像張傑這樣專職跑滴滴的司機,基本無法完成租賃公司為其設定的時長指標。

“我們是一個月165小時,你要跑夠這165小時,滴滴會給這輛車,按照2%的比率給租車公司返點,你幹不到,返點就沒了,所以他們(租車公司)一直要求我們跑到時長。但現在生意不好,誰都跑不到。”張傑說,“現在租車公司也頭大,我們時長跑不夠,它只能賺我們的租車錢。”

由於滴滴的先發優勢,實際上,“上海大多數租賃公司都跟滴滴好”,達成合作。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租車公司過往利益(返點)的消失,極其考驗租車公司與滴滴之間的合作關係。

而對於張傑這樣的收入減少滴滴司機而言,則尋求進駐其他網約車平臺,作為收入補充,畢竟,“開誰家的車都一樣,只要掙錢就行”。“沒有大本”(機動車登記證)的他,最近已註冊了另一家網約車平臺,這家網約車公司“不要綠本(機動車登記證),只要你去學習,就能給你加。”

甚至,張傑還一度問起記者,“你是不是享道的?是的話,我找你,你幫我把車掛過去。”

對於市民來說,上汽駛入網約車賽道之後,自然能帶來不少益處,一方面是一時撲天蓋地的優惠券,一方面則是因競爭帶來的服務品質的提升。“對整體市場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幾家一起競爭,能夠提高其服務水平,驅動其做得更好。”孫乃悅表示。

即便如此,滴滴在市場上仍舊佔據最大的份額。牢騷頗多的張傑也不得不坦言,“它(滴滴)的市場大,乘客多。”

但,相較於滴滴合併Uber的高光時刻,如今的這家超級獨角獸倒顯得相對黯淡,尤其是在其投資過的Lyft、昔日正面對手Uber相繼宣佈明年IPO的映照下,更是如此。車企的頻繁入局,似乎對其造成了更大的威脅。

而對於網約車這個行業來說,盈利依舊是最大的挑戰,對於新入局的上汽亦是如此。吳冰便坦言,“盈利對全球網約車企業,都是比較大的挑戰”,享道出行不盲目尋求擴張、燒錢,“應該有足夠的戰略定力來探索出行業務的方向和道路。”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