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大米的來歷

簡明:大米的來歷

(稻穗/來自網絡)


與秦嶺、淮河以南籍朋友聚餐時會發現一個現象:他們無論吃了多少菜,無論吃了多少麵食,最後都必須“來碗飯”。

在北方人的語境中,饅頭、餃子、包子、麵條包括各種菜餚,都屬於“吃飯”的範疇,但南方人不然,他們口中的“飯”只有一種,那就是大米飯,對他們而言,吃了再多的菜或者麵食那不叫吃飯,只有來碗白米飯才叫吃飯,只有一碗白米飯下肚了,這頓飯才算完成。

據預測:2017/2018年度,全球大米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4.915億噸。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淨進口國;印度是世界上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淨出口國。

作為全世界一半人口主要食物的水稻,原產地是中國。水稻,是我們的先民為人類文明和生存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之一。

史書記載:大禹(姓姒,名文命,夏后氏首領,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時期曾廣泛水稻,《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

意思是說大禹命令伯益(姓偃,皋陶之子,趙姓、嬴姓的祖先)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后稷(周朝王室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他還下令有多餘稻米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關於水稻在中國的具體起源地,曾經眾說紛紜。

位於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在1987年的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稻殼,據說總量達到一頓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年前的稻米,因此河姆渡曾經被認為是中國稻作之源。

水稻的栽培,使上古中國社會上曾出現了大量餘糧,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明的發展也隨之進入嶄新階段,與黃河流域的小麥文明一樣,長江流域的稻作文明同樣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一條主線。

幾乎與河姆渡遺址發掘的同一時間段,在湖南澧陽平原(洞庭湖西北岸澧水中下游地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最早的稻作農業灌溉系統,包括眾多稻作文化遺址,將中國稻作歷史又提前了2000年。

在湖南彭頭山文化遺址,發現大量摻雜在陶片裡的距今9000年的稻殼,在八十壋遺址發現了距今8000多年的近萬粒炭化水稻,在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約6000多年的古稻田,在距今4000多年的雞叫城遺址,則發現了堆積如山的炭化穀糠和非常好的灌溉系統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考古成果,無論從年代還是文化譜系上都非常清晰、連續,因此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澧陽平原才是稻作文化的起源。

大米和麵粉一樣都是優質植物蛋白質,也是營養佳品。大米中含賴氨酸較高的鹼溶性谷蛋白佔到80%,賴氨酸含量明顯高於其它穀物,並且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

大米具有很好的養生作用,大米煮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用大米熬製的湯汁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特別有助於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

大米也是一味中藥材,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認為: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等多重功效,多食用大米能令“強身好顏色”。

水稻離不開水,固然很適宜在中國南方低窪、富水地區的種植。但在東漢以前,水稻的生產與小麥生產相比還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因為那時黃河流域人口更多,對糧食的需求自然非常巨大。

按照當時黃河流域人們的看法,南方的土地不適宜種植小麥,因此《禹貢》(《尚書》中的一篇)就以是否適合小麥的種植為標準而將南方的土地排在最末等,現在看來頗有意思。

從西漢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統計看,華北大平原及關中是當時人口最密的地方,江南、華南地區人口稀少,如豫州(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的面積大約只佔疆域的約2%,人口有755萬多人,佔當時全國總人口13%以上,共置縣108個;而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積比豫州大一倍,卻只有區區35萬多人,置18個縣。

可見那個時期,儘管水稻早已是南方的主要作物,但是由於當地人口數量相對黃河流域來說並不大,所以水稻的總產量也不算很高。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連年戰爭使黃河流域社會經濟遭受到巨大破壞,中原人大量南遷至長江流域;西晉“永嘉之亂”乃至覆滅後,北方戰禍頻仍,更多中原人向南遷移,先進的農耕生產技術也隨之帶到南方,南方的水稻產量迅速以幾何級數上升。

簡明:大米的來歷

(大米/來自網絡)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獨佔”、“獨享”的民族,相反,是一個具有高度開放、包容度且願意分享、樂於助人的族群,水稻的對外傳播便是一例。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滅亡後,周人統一了中原。與比干、微子並稱為“殷末三賢”的箕子,雖貴為末代商王紂王的叔父,但眼看著諫言屢屢不被採納、國族危在旦夕的情勢,於是帶領一批東夷人從中原北上,一部分與生活在今內蒙古赤峰地區的東夷人後裔穢貊人匯合,大部分則跟隨箕子繼續向東,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半島。

那時的朝鮮半島正處在考古學意義上的新石器時代,人煙稀少、文化落後,箕子從中原帶去了先進的社會制度、文化風物,建立了半島史上第一個集權制、世襲制政權,即“箕子朝鮮”國,並且得到了周武王的冊封。

箕子首次為半島建立了成文法的法度——《樂浪朝鮮民犯禁八條》: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谷償;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子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

箕子在朝鮮半島推廣了商朝標準的農田基本形式,被稱作“箕田”。據朝鮮學者韓百謙(1552年—1615年,朝鮮王朝中期著名學者)所著的《箕田考》記載:箕田方正有規則,與中國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相吻合;每田分4個區,每區有田70畝,與中國“殷人七十而助”的計量文獻記載相一致。近現代平壤郊區依然有箕田的存在絕非偶然,當是數千年前受商朝耕作制度影響的結果。

箕子根據半島的土壤、水文、氣候等特點,帶去了水稻種子,因為山地、丘陵較多,晝夜溫差較大,水稻相比其他農作物而言,只要滿足水的供應,便易於種植和維護。尤其重要的是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相對很高,契合滿足半島罕有大面積平原、大片可耕地較少的特點,可以滿足地狹人多的生存需要。

與中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的鄰國日本,與中國、朝鮮一樣,也屬當今世界上水稻大國之一,他們培育的“秋田小町”是大米中的優質品種。曾經在日本學界,認為該國的水稻是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傳播過去的,理由是今天日本絕大部分的水稻品種與半島的一致。

然而2001年,一則貌似不起眼的消息卻引起了很大轟動:日本大阪府和泉市教育委員會公開宣佈,受其委託,靜岡大學農學系植物遺傳學副教授佐藤洋一郎等人,通過對和泉地方池上曾根等兩處彌生時代(約公元前300年—約300年)遺址發掘出的稻米進行DNA檢測後,發現其特定染色體的氯基排列有8種形式,其中一種是朝鮮半島的稻米所沒有的,而這種水稻今天在日本和中國大陸仍然被廣泛栽培,這就充分證明,早在2200至2300年前就有中國人來到日本,並且帶來了水稻的種子。

不晚於秦代,水稻已經傳播到菲律賓。

南北朝時期的五世紀,水稻從中國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十五—十七世紀地理大發現(也稱新大陸發現)時代,水稻再由歐洲、非洲傳到美洲,從而成為全世界普遍耕作的穀物之一。

印尼被稱作“千島之國”,水力資源豐富,但連片可耕地相對不多,氣候、溼度等非常適合水稻生產。據說南宋末年,不堪蒙元滅國之辱的漢人便漂洋過海來到印尼定居,帶來了水稻種子,也有說在明代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時由中國傳入,無論怎樣,水稻從中國傳入印尼的歷史也在500年以上。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區,華人很早就因為各種原因來到東南亞定居,那時候這個地方沒有統一的政權,更談不上統一的國家。

華人不僅給東南亞地區引入水稻,手把手教會當地人種植,還帶來了豆腐等許多中國特有食品的製作工藝,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今天的印尼、馬來西亞口語中的很多借詞,都來自中國福建話、廣東話或者客家話。

大體上,根據粘性、性狀等,大米又被分為粳米、秈米、糯米三種,其中,粳米主要在北方生產,生長期較長;秈米主要在南方生產,生長期較短。

糯米是一種粘性很大的大米,俗稱粘米,北方多叫做“江米”,意指其主要產自江淮、江浙地區,南方則依其特點直呼為“糯米”,即軟糯的米。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是一種養生佳品,也非常適合製作多種美食,如著名的八寶飯、糯米藕、糯米粑粑、糯米餈粑、糯米山藥等等,不過與其他大米品種不同的是,糯米不易消化,因此不宜長期、大量進食。

一碗熱騰騰、香氣撲鼻的大米飯,承載著一代代先民們披荊斬棘、精心培育的心血與汗水,珍惜糧食、品味美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更美好。

當然,我們還應該記住一個名字:袁隆平,他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