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減肥減出精神疾病,請對身邊的「胖姑娘」好一點

昨日,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一位西安女孩,因為採取極端減肥方法,患上了神經性厭食症。

現代社會審美對瘦有著畸形的追求

纖細、“瘦成閃電”的明星和模特受到狂熱追捧;

稍微胖一點就會被媒體寫成“發福”、“身材走形”;

刻薄的網友也會留言,“這麼胖也敢出來演戲?”

……

這樣的審美不僅把明星放在放大鏡下考量,也會讓所有青少年女孩對女性身材懷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對自己的身材產生太多的不自信和不滿意

女孩減肥減出精神疾病,請對身邊的“胖姑娘”好一點

胖姑娘的原罪

比如這則新聞中,24歲的小麗從青春期開始,就對“胖”和“吃東西”產生了極大的負罪感,每次飯後都要用手指掏喉嚨進行催吐,把吃的全部吐出來

久而久之,小麗看見食物就噁心,飯量卻莫名其妙地增加了,並且每天能吃七八頓,飽餐後再催吐。

就這樣折騰了3年,身高1.55米的她體重從120斤減到了60斤,比標準體重88斤少了足足28斤,被確診了“神經性厭食症”

瘦下來的小麗也開始出現厭食症的併發症狀,不僅皮膚乾澀無光、脫髮、失眠、眩暈,還患上了食管炎胃炎,並長時間地停經,需要服用大量雌激素才能來月經。

而且頭痛、頭暈、耳鳴、手腳麻木、全身乏力

症狀持續加重,每隔幾天就要輸一次葡萄糖液體。

我們平臺上的醫生們經常接到以瘦為美的女孩們的問診,她們雖然不催吐,但是長期吃減肥藥、腹瀉來控制體重,幾個月後都出現了停經、眩暈問題,這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不要讓體重進一步下跌了,趕緊控制飲食,一日三餐按照膳食營養指南來吃,至少要達到40%

女孩減肥減出精神疾病,請對身邊的“胖姑娘”好一點

神經性厭食症其實離我們很近

神經性厭食症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多由特殊的精神心理因素、挫折等誘發。

我們不要覺得這個精神心理傷害一定要符合我們心中“嚴重“的標準,這種傷害的刺激是非常個人化的,低自尊、低自我評價、高神經質水平、完美主義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因為體形而產生抑鬱的傾向,進而產生進食障礙。

與此同時,家庭溝通方式、成員關係、父母婚姻和諧度、父母管教子女的態度和方式、父母本身的人格特徵以及父母的進食行為和對自己身材的看法,都會對子女進食障礙的形成產生影響。

可能施加傷害的人覺得只是小事,也可能我們普通人每天都在經歷這樣的挫折,但對於病發的患者來說,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們有著我們想象不到的人際焦慮,當他們感到被拒絕時,就會產生低自尊並採取異常進食來應對。

根據醫生們記錄的病例,有小麗這樣因為是個胖姑娘,長期受到來自社會的隱形歧視,直白的語言傷害甚至霸凌,而對進食產生負罪感的;

也有體型正常的姑娘因為逃課被老師恐嚇,被父母家人批評,而進食量明顯減少,之後又因為疾病多處求醫加重了家庭負擔,導致疾病持續加重的……

是的,【神經性厭食症】不僅發生在“胖姑娘”身上,任何對自己的體形不自信的人都可能罹患,但是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3倍。

女孩減肥減出精神疾病,請對身邊的“胖姑娘”好一點

神經性厭食症後果很嚴重

雖然發病率相對較低(女性終生髮病率為0.9%),但病死率高達 20%。該病主要影響青年女性的內分泌系統,造成長期原因不明的厭食,顯著的體重減輕(低於理想體重15%)和閉經,並且對心血管、胃腸道、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全身多個系統造成併發損傷。

若未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厭食症患者可能會由於極度營養不良導致多器官衰竭致死,可以說是“餓死的”,也有長期厭食症患者出現了嚴重的抑鬱,最終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

據現在的研究進展,科學家們認為神經性厭食症可能與下丘腦功能紊亂有關。下丘腦是人類腦中負責情緒調節、控制進食及內分泌調節的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功能發生紊亂,引起多種激素,卵巢、子宮等靶器官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引發進食異常及生殖功能異常。

女孩減肥減出精神疾病,請對身邊的“胖姑娘”好一點

神經性厭食症現在在治療上沒有特效方法,比較困難,主要目標是恢復體重至應有的理想水平,同時治療併發症。主要採用心理治療和飲食治療,必要時可輔助施以藥物治療。另外,手術治療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根據每個患者特點設計的一對一心理治療,從療效和副作用方面,都優於藥物治療,也是目前治療進食障礙最常用的方法。

但耗時較長,對治療師專業水平要求較高,花費較高,目前在國內的病例中沒有獲得較好地推廣。

藥物治療使用的是抗抑鬱類和抗精神病類的藥物,副作用比較大,醫生開具的時候都非常謹慎,而且要求比較頻繁的隨訪,以判斷藥物效果和其對健康的影響。

手術治療主要有腦深部電刺激,立體定向下射頻毀損術兩種,但手術治療長期的安全性還未達成學界共識,並且早期和症狀較輕的患者也不推薦使用。

總而言之,神經厭食症對身體傷害很嚴重,而且很難治。請大家都對身邊的“胖界人士”多一點善意,多一點寬容,他們已經要承受體重帶來的高負荷了,讓他們的心理負擔輕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