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爲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忘不了某一個人呢?

一、未完成情節

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為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可能那個人如今的樣子,完全無法吸引現在的你分毫。但僅僅因為ta在你過去的故事中有過一席之地,且那個故事還沒有結局,ta就影響著你,為ta不理性地分配注意力。

由於“未完成事件”一直懸而未決,個人處於不能理解、沒有能力或者得不到支持的狀態,而那創傷卻一直要求彌合,彌合的要求有時被否認,有時被潛仰,有的被合理化,看起來這固定的格式塔(固定的應對模式)是適應的。

這就是未完成事件給人們造成困擾的基本機理。當人們的困擾來自於揮之不去的相似的情境,或者其能量和注意力無法完全放鬆地投入到未來和當下的事務中,看起來常常在重溫舊創,似乎仍然在設法解決那最初令人不知所措的恐懼……能量或抗爭是未完成事件的核心。

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為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完形學派強調,不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心理上,人都會追求和構造一個完整且閉合的圖形。人們近乎偏執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終。沒有結果的事伴隨著未被滿足的願望或需求,被人們帶入日後的人生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它不一定是宿命般宏大的事。看了一半被迫中止的電影或小說,特意去吃卻剛好關門了的餐廳,在我們去找機會完成它們之前,這些也都是未竟的願望。我們也一樣會牽掛要去實現這些願望。

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為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我們會一直有慾望終結曾經開啟過的願望、疑問、甚至人生命題,這是一種本能。

二、契可尼效應

說到未完成情結,不得不提的還有契可尼效應。這是一種記憶效應,指的是人們對已完成、已知結果的事極易忘卻,但對那些中途被打斷的、未竟的事情印象深刻。

比如我就一直記得小學時在校門口的文具店,看見一張特別喜歡的賀卡,等媽媽來了想買的時候卻已經沒有了。也許如果我還擁有這張卡片,會覺得完全不符合現在的審美,但就因為沒有得到,我永遠記住了它。

但這不一定是個壞事。事實上,我們可以用這個小技巧,讓自己順利地忘記那些不想記得的事件。比如在親密關係中,伴侶間的爭吵如果能夠以雙方達成了共識為結局,這段爭吵就會很快被遺忘。那些幸福的情侶並不像他們所回憶起的自己那樣,“我們幾乎沒有矛盾“,他們只是順利地忘記了那些被好好解決了的矛盾。

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為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心理學家認為,人具有一種認知閉合需求。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個體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景時,有一種求知動機——“人總時希望能給問題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論是什麼樣的答案。因為與混亂與不確定相比,任何明確的答案都會讓人們感受到認知上的舒適”。

相應的,曾經非常看重,卻已經極難、甚至不可能有機會完成的事,會一直讓我們感受到認知上的不舒適。一直懷揣著這種無法完成的隱痛是折磨人的,人們選擇種種方式逃避這種痛苦。

有的人選擇否認,拒絕承認自己曾經有過的渴望;有的人選擇遺忘,完全忘記自己曾經渴望過什麼。還有更多的人下意識地,模擬類似的情境,尋找相像的人,試圖在復刻的版本中完成自己的未竟之事。

從心理學上告訴你,為什麼忘不了“那一個人”?

所以,因為你忘不了ta,你逃避;因為你忘不了ta,你拒絕別人;因為你忘不了ta,你總想去ta的城市,你們之前一起經歷過的地方;因為你忘不了ta,你在深夜痛苦……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