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每個人都有拿手菜

閨蜜玥小姐是位空姐,每次飛回上海前,她都會在群裡吼:“這個週末我休息,來我家裡聚聚吧!”她是個離了廚房就渾身不自在的美廚娘,出了名的愛做菜。每次航飛回來後,就召集我們一眾“吃貨團”成員到她家聚餐。

說是“吃貨團”,其實,更多時候我們是“做菜團”,成員有六七人,個個都有拿手菜。玥小姐是“帶頭主廚”,中西“通殺”,於是,每次隨性而約的聚餐就按著她想嘗試的菜餚主題,我們各顯神通。

美食|每个人都有拿手菜

“我明天做個揚州獅子頭湯,再做一個農家炒年糕。”小馬哥擅長淮揚菜,他是我們公認的“墨魚它大爺”和“熗虎尾高手”。他做的“蔥油墨魚”鮮嫩無比,“麻辣熗虎尾”是我迄今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鱔絲菜。對於他這次準備的揚州獅子頭也是萬分期待。

玥小姐這次的大菜是“惠靈頓牛排”和“牛肝菌燴童子雞”,還有“三杯鴨舌”和“陳皮紅豆沙小圓子”。她常常會臨時起意,直接發揮做一些讓我們驚喜的小菜。總之,在她家聚的好處就是,她家的三個冰箱裡藏著無窮無盡的食材,還有世界各地的調料和香料,真的是應有盡有。

美食|每个人都有拿手菜

我在她們面前常常覺得自己不會燒菜,“豐富、寬泛”不及玥小姐、“經典、精細”不及小馬。好在,他們總吃不厭我傳統的“濃油赤醬”,“五香素雞”和“百頁結紅燒肉”是他們的必點菜。

美食|每个人都有拿手菜

這次聚會,我計劃用家裡儲備的朱家角阿婆手工鹹菜,炒一道“鹹菜冬筍肉絲”,即使吃不掉有剩餘,第二天也可以做一碗麵澆頭,再搭配素雞也很不錯。

少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他與川菜鄧師傅很親近,可以偷學幾道經典菜,比如“乾煸牛肉”“麻婆豆腐”“蔥爆豬肝”。當然,他本來就有很多拿手徽菜。一次聚餐時,他做的“老醋花生”讓群裡的姐妹們念念不忘,就連我這個不喜吃醋味食物的人,都覺得那個酸酸甜甜又脆香的花生米非常特別。他做的黃鱔和辣子雞,也讓我們驚歎他的深藏不露。

媛是我們這個群裡工作最忙的,能聚到就很不容易。每次聚會時,她總把家裡來不及做的那些海鮮貢獻出來,大黃魚、梭子蟹,還有手掌大的老虎蝦等。於是,“大黃魚蒸鹹肉”“蔥姜生炒梭子蟹”“新加坡辣椒蝦”和“芹菜魷魚卷”就這樣應運而生了。有幾次聚餐時,媛會讓她家的四川大廚燒一碗“鹹燒白”或“鍋煸土豆”,作為加菜給大家解饞。

巧虎很少上灶頭,但她有把各式水果切成花朵樣的本事。做了菜,自然要有人來拍照,她就是當仁不讓的攝影師。儘管我們這個群裡,玥小姐、小馬哥和我都會拍美食,但當我們在做菜忙不過來的時候,巧虎可以一菜不落地把端上桌的菜統統集錦成像。

按照慣例,大家在群裡列出菜單,去菜場的人會把需要的食材採購回來。我有時在菜場看到新鮮的草頭或黃瓜秧等也會順手帶一些,蔬菜總是不嫌多的。當天聚會時,家裡有現成的飲品或甜點就拎上一起帶去。廚房裡,玥小姐和小馬哥已經忙上了,清燉獅子頭是小馬哥一個個剛捏出來的,放在雞湯裡滾煮;玥小姐已經把惠靈頓牛排的酥皮凍上,煤氣灶上三杯鴨舌的香味已經飄出來。我把蔬菜洗淨瀝乾,順便切冬筍絲和煸炒肉絲。

美食|每个人都有拿手菜

人到齊,菜一波又一波端上桌。我們邊吃邊燒,輪番上崗,每一次的聚餐都吃到扶牆而出。自己動手做的菜,不僅食材新鮮,更是廚藝高超。沒吃掉的小菜,各取所需打包回家,第二天下個麵條,做個蓋澆飯,作為聚餐的完美結尾。

我們每次聚餐,會將當天燒的美味佳餚發在朋友圈,常常讓我們共同的好友叫苦不迭。誰讓我們是一群喜歡在家自己動手聚餐的“吃貨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