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究竟怎樣定義熬夜,是超過十二點睡算熬夜,還是凌晨一兩點?


我們發現即使在百度百科上也沒有準確的定義,上面寫著:每個人的生物鐘不同,所以對每個人來說幾點睡覺算熬夜,這樣的規矩也不盡相同。

但,在晚上12點之前一定要進入睡眠狀態,否則會出現生物鐘紊亂的情況。


1

而在經常的熬夜的年輕人中,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型熬夜,另一種則是被動型。


主動型熬夜的人群中,有許多是報復型熬夜。這些人通常感覺自己白天的時間被一些瑣事佔用,或是自己昏昏沉沉地過完了白天,好不容易到了晚上,轉身就化作最珍惜時間的人,分秒必爭,能熬多久熬多久。


沒有過好的白天,只能用熬夜補償自己。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像極了如今的報復性消費。


在前不久國內疫情嚴重時,大部分人宅家無法出行。奶茶黨、炸雞黨、甜品黨……苦不堪言。在網絡上,大家都在懷念可以肆意喝一點點、coco、古茗的日子。在小區解禁的時候,奶茶店每天門口都排著一長串人,肯德基裡甚至人都擠不進去。


大家都在報復性消費,壓抑了許久的消費慾望,似乎這時候瘋狂地買買買都合情合理。


那些報復性熬夜的人亦是如此,或許熬夜的人已經有睏意了,但仍撐著自己的眼皮,再多刷一會微博,多看幾條動態,再補上幾集沒追完的劇……

這過程他可能已經打了好幾個哈欠,在追劇時眼睛也很痠痛,但那猶如壯士赴死般的決心,讓他完成了熬夜這項壯舉。


甚至還有人,會在朋友圈裡打個卡,滴——守夜冠軍卡。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再後來,這些本是報復性熬夜的人逐漸變成了習慣性熬夜者,當他們的生物鐘完全適應了熬夜後,想要早睡,也睡不著了。


還有一類人熬夜,是迫不得已。一些上班族下班等於換個地方加班。一些程序員、新媒體工作者、醫務人員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的現象也存在,工作的忙碌使他們被迫熬夜。甚至一些人在工作壓力下經常失眠。


2

然而無論是哪種情況,熬夜都在一步一步侵蝕你的身體健康。


有些人說,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而這種快感最終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據新聞調查中國每年熬夜死亡人數有55萬人,其中有許多年輕的大學生,因為考研長時間複習至凌晨導致猝死;

還有上班族連續幾天熬夜加班導致體力不佳,最終倒在家中,甚至連明星鄭爽都曾在媒體上坦言自己曾熬夜導致身體不適。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層出不窮的熬夜猝死事件,使我們必須重視熬夜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長時間熬夜的人,消化系統會受損,眼睛乾澀,免疫力下降,再加上睡眠不足會導致脫髮,心慌等現象。嚴重的會讓細胞分裂不正常,導致細胞突變甚至產生癌細胞。


3

我也曾在熬夜的邊緣瘋狂試探,有一段時間因為各種壓力和任務,晚飯都是匆匆扒幾口結束。

一直坐在電腦前,一遍一遍地修改文稿,做一篇又一篇推文,甚至文稿中的內容得一個字一個字仔細地看。

當我晃過神來的時候,外面早已夜深人靜,我在電腦桌前也連續做了幾個小時。那時候手機、電腦、iPad三個同時使用,眼睛從來沒有歇息的時間。


那段時間我的最強戰績是見過凌晨三點的天。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可在那種極其不穩定的作息下,在某個回家的午後我突然感覺到了胸悶氣短,身體沒來由的疼痛,去醫院檢查後是勞累所致,好在虛驚一場。


在去醫院的路上我還想過各種風雲大片,想象著從醫生口中說出我從未發現的一種病,想到知道我生病的父母,想到世間各種美好的事物,那時候我暗暗祈禱如果身體一切正常,我再也不熬夜了。


畢竟,這代價太大了。


4

我們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但仍有一個又一個人選擇晚睡,似乎是抱著僥倖心理,熬夜猝死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如果沒有從自我認知上改變對作息的看法,那麼大數據告訴你的熬夜危害,根本不值一提。


仔細想想,或許永遠未知的明天,也值得期待呢。


小的時候我們晚睡總會被從門縫裡偷偷看你的父母發現,遠離家後,父母只能通過電話來詢問你的近況,還總會問一句,生活得好嗎?


我們被父母的愛包圍著,被朋友的愛包圍著,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愛自己。

生活是由我們自己掌控的,倘若連正常的作息都掌控不了,那我們又何談其他理想未來呢。


其實嘗試早睡的方法很多。

首先在心態上要確立一個我要早睡的意識,下定決心改變之前不規律的作息。

其次睡前儘量遠離手機,通常我們熬夜到凌晨很有可能是手機太好玩所造成的,無數的紅點點都在提示你“快點我”,倘若我們將手機換成一本書,那麼睡前的時間我們就能有一個較為平緩的心情。


良好的作息也離不開適當的運動,一天無論再忙抽出一兩個小時來運動,即使不去健身房在家裡做做簡單的健身視頻對身心都有很大的好處,還能緩解一天的疲勞。


如果你實在無法做到早睡,可以找朋友來監督你,這樣或許更能促進你自律。

至於那些時常在凌晨工作的人,仔細想想,或許是我們沒有將白天的時間利用好,導致工作被拖到了晚上。

我們可以將重要的工作放在白天做,並且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這樣到了晚上我們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改善作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是改掉我們身上的壞毛病,一切都貴在堅持。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都這麼野嗎?

在我從醫院回來後的日子裡,我努力嘗試著早點睡,再早點睡。將晚上的工作時間換到了白天,寧願早起也不敢再熬夜。早起後會精心製作早餐,會去晨跑,還會在微博上打卡,工作效率都變高了。


就連第二天的好天氣都值得我在睡前好好期待。


還在熬夜的人們,早點睡吧,或許換一種方式,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快樂。


作者簡介:晨露,一個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規律的女孩。



往期精彩回顧

下一站幸福沒有告訴你的4個殘酷的真相?

湖北紅十字會有錯嗎?億萬網友說了算!

李文亮醫生,我們尚且苟活於人間,你怎麼就走了呢?

把時間交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