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餐飲企業的出路在哪裡?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及相關產業已經造成嚴重影響。

疫情衝擊下的餐飲業

恆大研究院1月31日發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中指出,受此次疫情影響,餐飲零售業僅在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可能高達5000億元。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投中網採訪中透露,西貝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但外賣的量非常小,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他預計,春節前後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

而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擺在他們,和全國所有餐飲企業面前,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恢復正常生產,大多數企業可能很難撐過這個寒冬。根據中信證券的預測,餐飲業寒冬將至少持續1個季度。

多家餐企請求國家託底

因此賈國龍、束從軒,以及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樂凱撒披薩CEO陳寧等餐飲界代表,急切呼籲政府能及時出臺政策,緩解餐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和公司面臨的現金流緊缺局面。

賈國龍說,按照往年春節的業績,春節前後一個月的營收大概有七八億。現在全是0,進項沒了,還得付出。“我們現在的成本結構裡,原材料佔30%,但這個有貨在就等於錢,不是損失。人工綜合成本佔30%,才是大頭。剩下的房租佔10%,不營業就不用交。還有稅收成本大概佔6-8%。”

這樣短期沒問題,長期是扛不住的。“我們一個月工資發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三個月就四五個億了。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流?我們的現金流按照發工資的極限,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

“把我們這些企業壓垮了之後,社會動盪就來了,大量失業,人們就沒有收入,購買力就嚴重不足,這不就是危機嗎?”賈國龍說,“我們(企業)負責任了,就需要國家在關鍵時期託底。”賈國龍說。

疫情衝擊下,餐飲企業的出路在哪裡?

政府確實也意識到了。在近日各地相繼出臺的政策中,就有不少措施指明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進行定向扶持。

餐企更需積極自救

但尋求他救並非長久之計,餐企更需要從這場疫情中看到現有模式的不足,積極採取一定的自救措施,比如加大外賣比重、調整菜單菜品、豐富線上運營等,以應對這場一眼看不到頭的疫情。

這麼說大家可能覺得有點空,因此,有著多年企業服務經驗的極樂科技,為大家覆盤整理出這套可直接複用的解決方案:

疫情衝擊下,餐飲企業的出路在哪裡?

第一步:獲客與運營

門店可通過會員電話添加微信,以及小區內派發傳單宣傳添加業主微信,然後將獲取的用戶統一拉微信群(ps:小區內宣傳要注意提前與物業溝通,取得許可);

第二步:線上銷售

拉群成功後,群主(門店運營者)可在群內發佈餐廳優惠消息及餐廳小程序,引導用戶線上下單,到店自提(ps:引導文案重點突出可送餐到小區指定地點,減少用戶對交叉傳染的擔心);

第三步:送餐到小區

餐廳可以推出外賣專屬愛心優惠套餐及贈送“專屬愛心劵”,並說明疫情過後可堂食使用,同時可以在優惠券上附上微信二維碼,引導用戶添加微信;

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考慮針對會員等精準客戶,贈送口罩及消毒水等實用物品。

第四步:線上裂變

利用APPx外賣小程序提供的拼團,砍價,分享有禮等功能做線上活動,然後將這些優惠活動分享至微信群,引導用戶下單,實現線上快速裂變,基本可以覆蓋餐廳周邊3公里範圍內的小區;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引導新用戶註冊會員。會員福利的設置儘可能貼近用戶當愛所需,比如,前面提到的外賣專屬愛心優惠套餐,贈送“專屬愛心劵”,贈送口罩及消毒水等實用物品等。

通過利用APPx外賣小程序及外賣配送,門店從獲客,線上銷售,配送到小區再到線上裂變,形成了一個營銷閉環。一方面減少了平臺費用支出,另一方面也是在強化、鞏固自己的私域流量,利於門店疫情過後快速恢復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