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榜測評」讓食物的美味“看得見”

對於食物生產者和經銷商來說,要想產品賣得好,好吃才是王道。

然而,食物只有被消費者品嚐了,才能體驗到好吃不好吃,怎樣才能讓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策前就獲知這一信息呢?這就需要預先對食物口感做相應的評價,把好吃的食物鑑定出來。

「味榜測評」讓食物的美味“看得見”

有著十多年食品質量認證經驗的「味榜測評」創始人何鐸感慨,國內有很多檢測食品質量的機構,卻很少有鑑定食品“好吃”的機構。在何鐸看來,鑑定食品“好吃”是件更有趣,也更加填補市場空白的事兒。

2017年何鐸創辦了果榜測評後更名為「味榜測評」,味榜測評將自身定位為中國食物風味評鑑機構,通過研究食物理化特性與消費者口感之間的關係,建立口感評價標準,重新評價“好吃”。

「味榜測評」讓食物的美味“看得見”

實驗室專業算法計算中

所謂眾口難調,好吃真的有標準嗎?

在創始人何鐸看來,好吃是可以被檢驗的。食物入口會對味蕾產生刺激,進而作用於大腦,被判斷為喜好或者厭惡,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對食物進行評價。

味榜測評團隊的多名成員有著食品感官研究專業背景,他們研發了一套能夠反映食物本身品質特徵的指標。創始人何鐸介紹,味榜測評對於不同食物的評價維度不一,比如水果蘋果,確定了酸甜度、多汁性、後餘味、脆性、咀嚼性、香味六大評價維度;大米則確定了色澤、米香味、咀嚼性、甜感、後餘味五大評價維度。

「味榜測評」讓食物的美味“看得見”

這些感官評價維度並非憑空想出。味榜測評與浙江工商大學感官科學實驗室聯合成立了感官測評實驗室,品評專家們在實驗室試嘗產品後,各自在紙上寫出10個以上口感體驗專業詞彙,工作人員再進行同義詞去重、統計,選出詞頻最高的幾個維度,最終經由品評專家們討論後確定不同食物的評價維度。

最後創始人何鐸說:“我們希望優化農產品和食材供應鏈,讓好產品不再滯銷,也希望消費者吃得更好。”




本文轉自創業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