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火鍋的講究和忌諱

冬天吃火鍋的講究和忌諱

入冬後,全國進入“冷凍模式”,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逐漸成為人們冬季餐桌上的至愛,當然,吃火鍋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懂得一些吃火鍋的常識,能讓我們吃的更美味,健康,好看。

一、吃火鍋禮儀。

1.鍋底要大家能接受,如果既有吃辣的也有吃不辣的,可以點個鴛鴦鍋。

2.等鍋開再放東西。鍋底還沒沸騰,就一股腦把那些不容易熟的都下進去,那就變成“大鍋煮”了。

3.用公筷公勺很重要。

4.食物放入的順序很重要。先放海鮮,比如魚滑、蝦滑、墨魚仔等等,清湯的時候海鮮會有海鮮的鮮味。然後放肉,比如牛羊肉卷、各種肉丸等等。然後放雜菜 比如百葉、豆腐、魔芋絲、腐竹什麼的。然後放蔬菜,比如生菜、白菜等等。那些有特殊味道的,比如臘肉、白蘿蔔什麼的最後再放。

5.吃多少放多少。六是用好燙勺,避免食物沉鍋底撈起時反覆攪動湯底。

二、健康吃火鍋。

1.選擇好鍋底。許多年輕人喜歡吃辣的鍋底。據說,吃了辣以後,口腔黏膜會把辣味刺激傳遞給大腦,分泌一種多肽物質進而使人產生快感。但具體還是要根據不同的人,水土環境及食物等因素來選擇。如對於潮溼,溼氣重西南地區來說,吃辣的鍋底常有利於祛溼禦寒,而對於北方乾燥地區來說,選擇清湯鍋底則較為合適。此外,吃海鮮更好品嚐原味,也常選擇清湯鍋底。

2.食物剛涮完最好在空氣,盤子或蘸醬中冷卻一下,防止太燙損傷腸胃黏膜。不喝火鍋湯,嘌呤和亞硝酸鹽較多。

3.涮火鍋的順序。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這樣,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減弱油脂或嘌呤的影響,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4. 吃火鍋比較容易上火,所以為了降火,火鍋的蘸料都會多加香油,這樣就不會那麼燥。另外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雞粉、香菜、香醋、蔥、蒜蓉,芝麻、炒花生碎等,其實就是根據個人喜好隨便添加就行了。

冬天吃火鍋的講究和忌諱

冬天吃火鍋的講究和忌諱

三、吃火鍋的忌諱

1.保證鍋內菜湯的新鮮。菜湯如過夜,金屬製的火鍋及其表面鍍層都會與火鍋內的湯汁發生反應,從而促使金屬離子溶解在湯汁中,並且兩者接觸的時間越長,溶解的金屬離子越多。一些金屬離子還會促使食物腐敗,使其所產生的硫醇等化合物溶解在湯中,人若食用了這種湯汁,則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中毒現象。

2.不宜同時喝啤酒。因為火鍋中的卟啉類物質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尿酸,而啤酒則會促使尿酸分佈在人的關節或軟組織之中,引起炎症,導致痛風,嚴重時甚至還會引起腎結石和尿中毒等併發症的發生。

3.要防止火鍋生鏽。一旦發現銅火鍋生鏽,一定要擦淨方能煮食,若攝入銅鏽會使人中毒。

4.無論是羊肉還是肥牛,涮肉所用的肉片應該越新鮮越好,因為無法分辨一些商家所用的凍肉片到底已經保存了多久。如果時間不長,其中的營養成分還能夠較好地保存,時間太長,則會損失大量營養。另外,從口感上來講,冷凍可能導致肌肉組織的破壞,凍肉片的香嫩程度也不如新鮮肉片。選擇新鮮肉片時,要儘量切得薄一些,肉片較厚,涮時不易殺死寄生蟲蟲卵;時間過長,也會引起營養素損失。其次,涮肉的時間不宜太短。一般來講,薄肉片在沸騰的鍋中燙1分鐘左右,肉的顏色由鮮紅變為灰白,才可以吃。其它肉片要涮多長時間,要根據原料的大小而定,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讓食物熟透。因此,火鍋中湯的溫度要高,最好使它一直處於沸騰狀態。

5.太白的牛百葉最好不要吃。有些飯店中的牛百葉、黃喉、玉蘭片等火鍋肉看起來很白,是因為使用了國家禁用的工業鹼、雙氧水、福爾馬林等有毒物質發泡而成的。雙氧水能腐蝕胃腸,導致潰瘍;福爾馬林則可能致癌。所以,涮肉時一定要注意辨別肉的質量。蘿蔔和木耳不能一起涮羊肉性溫熱,吃多了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涮羊肉時最好搭配些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

6.儘量食材多樣化,不生熟混搭,不冷熱交加,不吃的太急、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