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美食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

美食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偏好什麼口味就可以知道你是什麼性格

今天來聊聊山西的特色美食


百花稍梅

百花稍梅是山西的一道傳統美食,也是一道極具藝術性的風味小吃,“稍梅”,是山西人的叫法,稍梅也叫燒麥、肖米、稍麥、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術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麵食,類似於小籠包子,但形狀要比小籠包子更美觀,味道也比小籠包子更有特色。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剔尖

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是流行於山西省運城,晉中等地的漢族傳統麵食,以其方便快捷、口感香滑,利於消化而受到廣大百姓的青睞,是山西面食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剔尖兩端細長,中間部分稍寬厚,白細光滑,軟而有筋,澆上澆頭,再配以調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蕎麵河撈

蕎麵河撈,漢族小吃,除具有湯清味美,濃香宜人、冷熱均可,四季皆宜等特點外;還有利口開胃、增強食慾、潤膚烏髮、清火去鬱、強腎健脾、秘等特殊功效。自古以來便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吸引遠近顧客之說。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羊雜割

羊雜割,為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羊雜最開始是懷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帶小有名氣。過去懷仁和內蒙人吃羊肉的習慣不一樣,內蒙人只吃肉,而懷仁人卻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創造了一種美食叫“羊雜”。把羊的心,肺、肝、腸、血等洗淨、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鹽、大蒜、蔥、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湯,做成“羊雜”,加上粉條一起吃。現在發展成為山西地方美食。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傳統菜餚,號稱“三晉一味”,其起源有多種說法,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陽泉、晉城過油肉,晉城的“大米過油肉”,特色是多湯水,搭配剛出鍋的大米飯一起吃堪稱一絕。“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澤金黃鮮豔,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應州牛腰

應州牛腰,山西應縣漢族特色小吃,屬於麵食。是一種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應縣美食,其色如咖啡,鬆軟甜潤。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麵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裡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應州牛腰因此得名。

靈丘燻雞

靈丘燻雞是山西省靈丘縣的漢族傳統名菜,已有270多年的歷史,它被稱為山西“四大名燻”(燻雞、燻肉、燻醋、燻鴿)之一。靈丘燻雞烹製加工時又加入了多種中藥,所以這種燻雞具有益脾健胃、補虛理氣、消食健脾、因精養神的效用,很受百姓的歡迎。靈丘燻雞應趁熱吃,不走油,不跑味。切食時刀口很是講究,先從雞身中間左右切成兩半,然後再把前脯、後腿切成細條,將腿、翅剁成小塊,很是獨特。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靈丘黃燒餅

靈丘黃燒餅,是山西省靈丘縣的特色小吃,由於其色澤金黃,味道可口,廣受青睞。靈丘黃燒餅,源於清期中葉,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形狀美觀、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膩,日久存放,不變質味。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黃糕

大同黃糕,是山西大同一帶常見的漢族糕類家常食品,原料是黃米麵,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散粒),上籠蒸熟,然後倒在盆裡用手再揉一遍,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乾裂。最後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黃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起來鬆軟可口,十分味美。

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不僅僅有面條,這8種特色美食看了都流口水

這些美食,你還喜歡嗎?

小編主頁有各種美食視頻、老梁說事等。關注我給你好看!

如有更多美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山西省的美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