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白煮蛋本來是超級簡單的食物,可偏偏在小小的白煮世界裡,也存在著所謂的“溏心派”和“全熟派”兩大幫派,其中“溏心派”還衍生出“三分熟”、“7分熟”等分支。

煮雞蛋雖然是件小事,煮不好,心情可會大打折扣。給你一張煮蛋時刻表,以後想吃幾分熟就吃幾分熟的。

煮雞蛋的基本原則是:

雞蛋放入冷水中 ,開中火煮,等到水開後計時。時間到後,取出雞蛋在冷水中冷卻即可。

流黃蛋:水開後3min左右
半凝固蛋(完美蛋):水開後約5min至6min(視雞蛋尺寸而定)
凝固的雞蛋(凝固,但不是煮到完全硬的那種):10分鐘左右。

以上時間會根據水量,雞蛋大小以及各人對蛋黃凝固程度的差異而不同。主要給一個定量的參考,一般做根據第一次的結果調整後,第二次就完美了。

當然據說iphone上還有個叫perfect egg的煮蛋計時軟件,大家也可以下了試試看。

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不過網傳是網傳,到底是真是假呢?咱們就親自讓蛋蛋們下水試一試吧!!!


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時間為水沸騰之後的時間,所有雞蛋撈出後過冷水2分鐘)


事實證明,秘笈就是秘笈。小編試了一筐的雞蛋。得出來以下結果(如圖所示)。

當然6分鐘以下的雞蛋,我們直接放棄了(半流體狀,切不出來)。7分鐘以後的狀態基本符合,各位可把秘笈收藏,安心修煉了~


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除了這個秘笈,有人還疑問蛋黃完全凝固的全熟蛋和蛋黃流心的溏心蛋,到底哪個好?

小編在這裡也曬曬自己的觀點。當然僅限個人觀點,各位小煮們如果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裡回覆留言。咱們且留且看~

首先從營養上各種蛋蛋們基本是打成平手

全熟蛋有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溏心蛋保留了更多維生素,可謂是各有所長,差別不大。

具體如何解釋呢:網傳新鮮雞蛋在8分熟時最有營養。也就是雞蛋蛋白已經完全凝結,蛋黃中間成角質狀或果凍狀。這時候的蛋黃營養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目前市場的雞蛋一般都是儲存過一段時間的,所以給腸胃系統比較差的人食用時還是9分熟比較保險。

另外注意雞蛋不宜生吃。雞蛋中大分子蛋白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是人體無法吸收的。而且由於生雞蛋基本都存在被細菌、微生物汙染的問題,所以生吃容易引起腹瀉甚至是食物中毒。


所以從安全上來說全熟蛋勝出。因為溏心蛋的蛋黃仍是半液體狀,說明沒有完全達到殺菌的溫度(71℃)。如果正好碰上了被汙染的雞蛋,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小饞蟲們說,我胃口好,腸胃好,營養安全不重要,就是想要口好吃的。那麼從口感上來說:我的話就是口感如何你說了算。

就像豆腐腦的鹹甜之爭,你覺得好吃,才算是真好吃。當然,有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不能吃」。如果你是溏心黨,最好選擇一個靠譜的商家和購買質量合格、保存妥當的雞蛋。只要保證雞蛋的新鮮、安全,溏心蛋也是沒有問題的。

雞蛋幾分熟自己定,煮雞蛋時間表分享,以後煮雞蛋不用再憑感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