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米粒灸詳解

隔姜灸

我們有幾種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們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薑,先戳幾個洞,我示範給諸位看。拿一些

艾絨捏成金字塔狀,再將它放在生薑上面,這樣一個單位叫“一壯”。在灸的時候,這個生

薑片不用換。不要灸五壯,就換五片生薑,燒到溫熱,不用燒到很燙。感覺溫熱,不用很燙

時就換一壯,在旁邊放一個水盆,未燒完的艾就丟到水裡熄滅掉。若不放水在裡面,碗就會

燒破。

灸的時候,灸單數不灸雙數,艾為純陽,取陽數。若灸後起了水泡,就從皮膚旁邊用消

毒過的針刺一個小洞,把水慢按排出來。不要把皮膚撕掉免得造成疤痕,灑上一些硫磺粉及

大黃粉就可以了。

因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屬陽的。

譬如說,不論是什麼病,灸膏肓穴灸百壯,無所不療。灸到口乾舌燥都沒有關係,小便

都會有艾草味。

隔鹽灸

第二個灸法是“隔鹽灸”,我們在灸的時候,用鹽巴填滿神闕穴(就是肚臍),再放艾絨

上去灸。先將鹽炒熟。精鹽不能用,要用青鹽,要等鹽變溫一點了,涼了,再倒在神闕穴上,

否則會把肚皮燒壞了。古病人下利時不管是寒利或熱利(只要是食物沒有消化就是寒,熱利

的話味道會很臭),灸神闕就可以了。

隔蒜灸

第三個灸法叫“隔蒜灸”,灸一個就是一壯。

當久咳的時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為舌為心表,把舌

頭往外伸,灸後心髒力量加強。心和肺最接近,這時候我們去灸,咳嗽就會好。那你不要拿

生薑,要用蒜,肺的問題,我們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廣,比如說被毒蛇咬傷、蠍子、蜘蛛咬傷,任何的毒物咬傷、破傷風都可

以用灸。什麼是破傷風,比如說今天你手上有傷口,又去整理生鏽的鐵釘,在臨床上面怎麼

做呢?有個病人來找我,手指頭紅腫,從手指頭一路紅到手上。我們在介紹中醫的時候,我

會慢慢把中醫的原則跟諸位講,我們有兩種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來越嚴重,

還是越來越好。當病進時,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就像我剛才講的,如手有傷口被感染或

被毒蛇咬到,這時會感到毒往身上走。而病退時,就會由身上往四肢走。譬如,原來是病在

肩,第二天醒來,病雖還沒好,但我的肩不痛了。但是痛到手臂上了,這就是病在退了。當

病在退的時,處方不能改,所針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為止。若病仍在進時,就表

示你的處方、穴道錯了!這時你就應該想想怎麼去解決它。

當這個病在進時,像病人手指頭破傷風紅腫,我一看,針都不用下,用隔蒜灸。它(病)

走到這邊的時候,我們在這邊的頭上面灸,病人手粉紅色,很痛,痛到不能動,我就在頭尾

灸兩壯,灸完兩壯後才幾分鐘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勞宮時,就知道病離開心

髒。到後來我就沒有幫他灸了,因為艾草在燒起來的時候,很像大麻的味道。我在美國的診

所,一燒起來的時候,常有人說:有人在抽大麻,所以我沒有再幫他灸,而把窗戶打開,透

透空氣,然後隔兩天病人回來,那天從診所走到停車場,他手都不痛了,也可以開車了。來

的時候是一隻手開車的,回去時可以兩手開車了。

如果說,你覺得打破傷風針很好,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實際上沒什麼大幫助,破

傷風時,連藥也不用吃針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所以我們用灸的機會很多。

還有皰疹、腰蛇、錦蛇。長這樣一圈,看起來紅紅的一小粒,長皰疹的時候,我們有兩

種燒它的方式,如病人皰疹是長這樣子的,在皰疹的頭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會再蔓延了,

過兩天,皰疹就變短了。我們還是一樣在皰疹的頭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皰疹包圍起

來。就是一種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過去古代看到皰疹,就去拿蜘蛛網,把這蜘蛛網平攤在皰疹上面,因為

蜘蛛網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層,瞬間一燒就燒掉,燒完後,五天到一個星期,皰疹就治好了。

皰疹比米粒還小,像五味子,粉紅色,很痛。現在不要去拿蜘蛛網了,可以用幹棉花,不要

用有酒精的棉花。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網,沒有那個膠質,所以我們放點凡士林在

上面,因為目的是燒嘛。如果是你的爸爸媽媽就輕輕一燒,燒完就會整個幹掉,如果是你的

仇人,用多一點棉花燒。我們平常用全蠍,把它烤乾,你不要拿蠍子給他吃,全蠍粉去藥房

買也可以買到。但過去是把蠍子燒烤成金黃色,但現在藥房已有全蠍粉,味道很強,你可以

放到膠囊裡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顆。所以皰疹很好治。

一般熱症不用灸法。當感冒發燒,病人已經很熱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

汗比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陰部不灸。病人有痔瘡時,已經

是熱了,也不能灸。

針灸有些禁忌。有一個歌訣:“針而勿灸灸勿針,針經為此常叮嚀。庸醫針灸一齊施,

徒施患者炮烙刑。”

過去呢,針就是針,灸就是灸,歷代就一直就是這樣子。但從文化大革命以後,變成哪

裡痛針哪裡。要真是如此簡單,就不用讀針灸啦!而且效果又不好,手法又變得開始花哨了。

①是我們的教科書,書上所說的地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

是叫我們對稱治療。但像剛才帶狀皰疹當然是在天應穴②上灸。臨床下針是左病右治、右病

左治。但大陸的中醫沒有看過這種書,而且在文革燒掉了好多好書,好的中醫也都給鬥爭掉

了。所以他們治不好病,只好變些花哨的手法來吸引病人,變成針上頭放個艾絨,讓病人更

痛苦。古有名訓,針就是針,炙就是灸,我們要分開使用。

米粒灸

另外,補充一點。我們還有一個灸法是“米粒灸”。我們把一點點的艾絨,捏成像米粒

一樣大。用凡士林先塗在欲灸的穴道上,將它放在上面灸。用在什麼地方呢,如鼻竇炎 、

雞眼 ,我們用香來點,灸三個、五個,就看病有多深。這是灸的大原則。痛灸到不痛止,

不痛灸到痛止,這是原則,所謂“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當你碰到患部病根

的時候,那兒開始產生了痛,對不對?就表示到了。那怎麼知道“痛灸到不痛”,像“腫瘤”

就是。在腫瘤痛 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最高明的醫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傷病人的元氣。而西醫的手術,即使宣稱手術很

成功,但這個刀開下去後的結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體會它!若去開刀,還是會長回來的。

當然,如果是你的情敵,叫他給西醫開刀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