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1、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2、清朝方面

當時中國處於清朝晚期,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慈禧太后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佈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 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積極向中國擴張。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準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臺灣。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臺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藉口大舉進攻臺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臺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從臺灣撤軍。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併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 ,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政變。但日本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為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日清戰爭寫真帖》(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寫真班)、《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寫真帖》龜井茲明。 陸軍參謀本部、海軍省《日清戰爭寫真帖》 當時隨軍攝影的有官方和民間兩個組織。前者以陸軍和海軍為主,後者則以龜井茲明為代表。……官方派遣的以陸軍省最為有名,即陸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組織的"寫真班"。班長為外谷鉦次郎中尉,另有兩名技師和六名器材搬運工。他們於1894年10月由花園河口登陸,至翌年5月歸國,共拍攝千餘張玻璃板照片。後加上海軍省攝製的部分,由當時權威攝影家小川一真製作成豪華寫真集。這就是大型影集《日清戰爭寫真帖》(1895-1896年版、日本把甲午戰爭稱為日清戰爭)。影集採用珂羅版印刷,分A.B.C三大厚冊,前兩冊為陸軍省攝製,後一冊為海軍省所拍。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寫真照片連載1)

此《日清戰爭寫真圖》為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編輯。影像包括日本軍人集體照(以及由商船拍攝的海戰照片),軍營和戰場。按類別分為:朝鮮戰役、海陽海戰、大連灣失守、旅順失守及金州失守。結尾補充載錄影像包括繪戰役插圖和另一輯名為《征戰威海衛》的照片集。照片年份為1894至1895年。

小川一真(1860-1930)生於日本埼玉縣行田市,22歲留學波士頓,學習珂羅版印刷術和幹版製造法,回國後作為專業攝影師活躍於日本的攝影舞臺。1894年起他隨日本軍隊先後參與並拍攝下了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俄戰爭等與中國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並出版有《日清戰爭寫真帖》、《明治天皇的葬禮》、《清國皇城寫真帖》等。


未完 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