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在成都林林總總的火鍋店名中,“熱盆景”的招牌是取得很有水平的,既通俗易懂,又有川式風趣,更有閒情雅緻。

俗,是因為川人尚滋味的食俗,讓人識名見鍋便心領神會;趣,是川人的生活基因,說話做事都喜歡搞得好耍一些,新奇特一些;雅,則是城市沉澱出來的氣質,文而不迂,縐而不腐,自然境由心生。

雅俗共賞,讓熱盆景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都盛極一時的高端火鍋,當時成都人把吃熱盆景當成有面子、趕潮流的事。

但在風光二十年後,熱盆景恰恰死於不雅不俗,既脫離了俗的本質,又守不住雅的檯面,最終煙消雲散。對今天來說,它有味道的記憶,更有現實的啟示。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火鍋

成都火鍋來歷小述

成都人吃火鍋的歷史較長,目前已知的最早見於1836年(清代道光年間)的幾份席單,計有鴨血火鍋、圓子火鍋湯、蝦白菜火鍋、豬羊雜火鍋四款,均作菜品上席,這種形式一直延續到後來的菊花火鍋、生片火鍋,是筵席中才有的品種。

川人把紅湯火鍋作為單品食用,始於上世紀初的重慶毛肚火鍋,這種脫胎於長江船工水八塊吃法的紅味牛雜涮鍋,很快受到食客喜愛,陸續被引入門店經營,並在1921年開設了第一家專業的毛肚火鍋店“白樂天”。

一直以來,川味火鍋就有兩種觀點,一說它是發生於川菜,是川菜的重要分支;一說它是獨立起源,與川菜是並列關係。我想,上述成渝兩地早期火鍋的不同食俗,可能正是形成這兩種不同觀點的原因。

上世紀30年代,據說有個重慶人在成都總府街開了家叫“好萊塢”的火鍋店,不過在此後的近五十年時間裡,除麻辣燙之外,成都一直沒有形成單食火鍋的風氣。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南門三座橋

熱盆景,成都人的新歡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今天常見的火鍋店才開始在成都出現,先是重慶人魏玉景在漿洗街開了家“朱魏火鍋”,緊接著另一家“魏火鍋”在鹽市口營業,成都人好新鮮、愛熱鬧的特點和一直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味覺慾望被瞬間點燃,隨後的“熱盆景”及一大批新設火鍋店,則把這股風潮掀至極盛。

熱盆景開在新南門橋頭,全名叫成都新南門熱盆景火鍋館營業廳,早期條件相對簡陋,但地盤扯得開,店內店外擺了一壩壩,如果和現在的門店相比,基本談不上裝修,完全靠火鍋本身的味道吸引顧客。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熱盆景

熱盆景的消費不菲,輕輕鬆鬆一頓就可以吃脫幾十大塊,差不多是當時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即便如此,仍然要排隊等座,而且絕對不會像今天某些餐館一樣請人當媒子。新品種、新吃法、新口味,在成都餐飲市場,只要抓住這幾條並能保持,生意都不會差。從開業起,一直到拆遷,熱盆景的生意都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而且還先後帶領這段街開起了另幾家火鍋店,堪稱成都第一條火鍋街。

當時在熱盆景消費的有幾種人,一是非自掏腰包的權貴,一是包包漲鼓鼓的生意人,還有就是愛生活、懂生活、會生活的超哥們,店門口經常停著一輛輛皮實又拉風的145,當然警車也隨時來光臨領人。此外就是中產家庭,以及偶爾咬緊牙巴,來請客充檯面打牙祭的普通老百姓。

夜以繼日,霓虹閃爍,通宵達旦,紅得發燙。短時間內,又有一大批火鍋店相繼在成都各處開辦起來。熱盆景們紅火的年代,正是傳統川菜面臨瓶頸的年代,也是粵菜海鮮大排檔佔領成都的年代,當時的餐飲市場形成了“火鍋、川菜、粵菜”三足鼎立的局面。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新店

戰爭年代,戰報傳得最快。和平年代,美食情報跑得最歡。

九十年代出版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把熱盆景寫進書中,以拉高品位。它的大名迅速傳遍川內外,“到成都看熱盆景”甚至成為一些香港人士的選擇,同時多個山寨版“熱盆景”也先後在拉薩、重慶、昭通、鄭州、衡陽、石家莊、保定等地出現。

正當春風得意之時,新南門一帶迎來了拆遷改造。1995年,第一家熱盆景關閉。歇業六年後的2001年,紅星路四段的熱盆景新店開門迎客,從裝修到價格到服務,全面奔向高端。2002年,金沙車站旁的金沙店開業,生意依舊火爆,但價格也越來越貴

早年市場空白階段的非常規高額盈利,顯然讓熱盆景的經營者產生了錯覺。當一種源於大眾,本應面向大眾的飲食,在完全拋棄大眾,而走向所謂的金字塔尖時,它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2005年,在與競爭對手短兵相接的較量中,熱盆景敗下陣來,先是改火鍋為川菜,再到銷聲匿跡,這個前後知名了二十年、實際經營十五年的成都本土高端火鍋品牌,壽終正寢。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新店

思考:高處不勝寒,盆景不再熱

從熱盆景的興衰可以看到,早期市場定位還是比較好的,在新南門橋頭選址,春熙路、新南門車站和周圍大量廠區都是它夯實的客源基礎,經營上牢牢抓住了中高層消費者,尤其是單位客群和時尚人群,較高的定價策略也換來了豐厚的利潤。

但不能忽視的一個根本原因,這個假象,是成都人對新品種的巨大熱情和初期市場的競爭空白造成的。

某種程度上,拆遷算是一個較大轉折。試想,如果當時沒有斷檔,熱盆景或許會保持這股熱“氣”,不至於閃火。但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即使當年不拆,早晚都會拆。儘管拆遷斷了幾年,重開後的生意依然火爆。所以,拆遷雖有巨大影響,還並不是致命的

最關鍵的問題,出在從頭到尾的經營理念中,尤其是新店時期。

從一些熱盆景倒閉後的相關報道來看,它在經營後期應該暴露了不少問題,包括門店管理、供貨商管理、店外營銷等諸多方面。從早年相對傳統的經營方式,過渡到現代餐飲經營模式的過程中,顯然準備不足,或者說還沒有完全適應。

在外部,來自重慶、廣東等地的各類競爭對手,有的通過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對它進行暴擊,有的通過更加先進併成熟的運營方式與它搶奪客源,在內外壓力和多重衝擊下,熱盆景力不從心,有心無力,從而丟失了“以味為本、以客為本、以眾為本”這個基本的火鍋原則,而改做中餐的決策,無疑成了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消失的川味火鍋名店,成都新南門“熱盆景”

新店

(全文完)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