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今年開始很多人都理智的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不靠房地產,中國經濟該如何才能發展”。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首先,把問題裡的“如果”兩字去掉,我們就該直面這樣一個現狀,不能靠房地產,房地產也靠不住的,發展經濟的目標是始終如一的。

發展才能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若把它跟房地產捆綁起來實際上是思路太窄了。

房地產在經濟中扮演一個角色而已,房地產市場和房價在過去十幾年呈現一個結果而已,一個過去的結果不能左右未來,我們要為未來發展找的是新的原因,新的發展動力。我們之所以是個發展中國家,從房子問題是可見一斑,無論是有房的、沒房的,上車早趕得巧的人,沒來及上車的人,其實都沒有安全感。

因為資產本身的回報率仍然偏低,如果投機和價格泡沫不帶來生活水平提高、手頭資金的寬裕,反而拿走了人們手中的現金,讓大家揹著房貸,或者還湊不出首付,那麼說明我們經濟中的個體缺乏增加收入的預期和手段,而且此時經濟還處於下行週期中。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那麼我們的經濟接下來發展靠什麼?

描述2019年有兩種常見的觀點:

1、將是過去幾年中最差的一年和未來幾年中最好的一年,這屬於一個偏悲觀的看法。

2、我們不知道市場的底部在哪裡,但是會迎來反彈,這個看法又缺乏邏輯,更多的是一種感性的慰藉。

這兩者都太過於靜態的看我們的經濟,實際上中國經濟調整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調整的手段是有些選擇的,只不過不會立杆見意。我們過去做對了一些選擇,然後往正確的方向上走,應該有理有據的保持樂觀,然後踏實的做下去,而不是等經濟會自己怎麼樣。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我們2019年乃至接下來幾年經濟發展就看以下三個方面:

一、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已經難以拉動經濟

當年從2008年出來4萬億和後來2012年的基建8萬億投資的時候,央行防水+基建投資+房地產的確是產生了效果,金融手段見效快也是為了應對當時的金融危機山雨欲來。但是那2008你說呢時候中國的GDP還不到32萬億,那時候4萬億還是天量資金;可後來我們的GDP已經超過80萬億,而且我們的債務佔比GDP已經到了250%,貨幣寬鬆是拉不動了。

而且債務的問題三大部門,企業負債、地方債和2015年~2018年的居民負債都在大幅上升,以前我們的居民高儲蓄率正在變成現在居民高負債率,為了經濟穩定其實也不適合大幅的用貨幣來支撐債務,2018年定向解決上市企業融資、地方債、國企債務問題和補充商業銀行流動性就是我們做得對的地方,各種定向的MLF(中期借貸便利)是幹這個用的,同時給居民房貸去槓桿,絕不會大水漫灌了。

因此房貸也不會大規模的增速擴張了,也就是對資金進入房地產進行控制,穩房價、穩金融這個大方針是對的,避免我們落入泡沫破裂,這就是我們應該對未來有信心的地方,你可能眼前工作、收入受影響,但不至於很糟糕,不至於蕭條和衰退,大家會過得去。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中國GDP已超過80萬億

二、把減稅減費落地

擴展性財產政策是我們原來依賴的手段,2018年增長幅度亮眼的是稅收增幅九點幾各百分點,這是國家一手多收,一手多花錢刺激經濟,現在不如去減稅降費,給實體經濟中的企業減少成本,增加經營的可能性。

否則企業面臨經濟下行、成本高,又在去槓桿融資渠道還少的情況,經營怎麼能好起來,就業和收入怎麼能改善呢,接下來的消費怎麼能振作呢?實際上可支配收入增速慢才是過去幾年大家不去消費的原因,之前講新中產如何買買買,這兩年偃旗息鼓了正是這個原因,大家的錢袋子要充實。

去年四季度以來增值稅增幅終於停下來了,增值稅下調1%之後減稅四五千億。然後10月份個稅改革,上調起徵點,今年1越開始增加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個稅增速從21%下降到7%,一年刻意減稅落地兩三千個億,給企業和個人減負,這就是好事。

出口拉動型的外需經濟會部分的讓位於內需,我們有這麼廣闊的市場和人口,真正的繁榮一定是以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增加為基礎的,大家有錢去消費,這是我們可以打的牌,因此我們不需要怕,市場的底部不是等來的,是看我們扭轉的力度有多大。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三、內外部資本市場

中美貿易爭端不可怕,因為它會推動我們的改革,關稅壁壘和技術門檻總歸會解決,這是全球經濟的趨勢,而且這個趨勢會讓我們普通人受益良多,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好的全球貿易商鋪和服務。

中國的資本市場、美國的資本市場都將需要在貿易中尋找投資機會,美聯儲在三次加息抑制經濟過熱風險之後,其長期投資收益還是預期不錯的,而這時我國的經濟也要從房地產驅動轉變為創新、公平驅動,這種改革的動力來自中美兩國的互動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展,這是好事。

中國的經濟轉型向消費以及服務業的大門正在打開,取代房地產而成為下一個十年的明珠,中美兩國GDP的不同產業比重差異很大,美國20萬億美元GDP中又16萬億是服務業,而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目前13萬億美元GDP中服務業只有7萬億美元,我們有的是機會。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這時候我們也要有技術和創新,例如我們的華為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其在全球的市場競爭力不亞於國內,無論是通信設備還是手機終端。我們消費者代購國外優質產品,而華為的手機也不斷地在國外佔據市場,而且還是主力機型賣的比國內貴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企業,我們不可能一直是賣便宜貨,自己就要製造好東西。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我們需要更多蘋果、谷歌、亞馬遜這樣的企業,我們需要更多的華為。

實體經濟和製造業、服務業的雙驅動會是下一個全球競爭的主流,房地產行業的歷史角色在發生轉變,它將作為一個和其他普通行業一樣的進入常規發展,而卸下重擔成為一個經濟組成中的普通角色。

不靠房地產中國未來經濟該如何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