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兄弟開西式快餐店,漢堡只賣3元,卻賣出了6億年收!

農村兄弟開西式快餐店,漢堡只賣3元,卻賣出了6億年收!

說起西式快餐店,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

這兩家誕生與美國的快餐店,憑藉著美味的漢堡、薯條、炸雞、汽水等速食,和連鎖經營模式,在全球攻城略地,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但全球市場各有差異,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成功也引來了無數的模仿者,它們立足本土,靠著更接地氣的風格後來居上。


農村兄弟開西式快餐店,漢堡只賣3元,卻賣出了6億年收!


今天,無忌哥要介紹的就是國內模仿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西式快餐品牌——華萊士。

它雖以一個後來者的身份入局,卻在短短十數年間開出了近10000家店,搶佔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善於借勢的華氏兄弟

華萊士的創始人是一對兄弟,哥哥叫華懷餘,出生於1968年,弟弟叫華懷慶,出生於1970年。

兩人從小生活在溫州農村,溫州商業氛圍濃厚,溫州人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華氏兄弟雖然家裡務農,但在這樣的環境里耳濡目染,也練就了經商的頭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市場向世界打開,面對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國外的品牌蜂擁而入,開店設廠,同時也把許多新的生活理念帶了進來。

肯德基和麥當勞便是其中的代表,它們分別在1987年和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幾年之內,西式快餐風便席捲全國。

那時候,去吃肯德基和麥當勞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幾乎成了一種可以炫耀的經歷。

這其中既有些許崇洋媚外的心理,也因為西式快餐店開放的餐廳佈局和精緻的裝修為人營造了舒適的就餐環境,與國內傳統餐廳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作為兩家誕生於美國的全球連鎖餐廳,它們對中國市場的挖掘卻有所欠缺,終歸是體量太大,無法面面俱到。

因此,它們雖然為國人帶來了一種新的就餐方式,卻不能夠迅速的擴張,門店只開在少數的一線城市。

正是看到了洋快餐的這個短板,華氏兄弟決定入局,搶佔下沉市場。

搶佔下沉市場的空間

2000年,華氏兄弟註冊成立了福建省華萊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他們一起湊了8萬塊錢,次年1月便在福州師範大學旁邊開了一家“華萊士”。

對於店名和選址,兩兄弟經過了長久的討論。

首先是店名,考慮到自己做的是西式快餐店,而當時最有名的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如果憑空出現一個國內品牌,人們可能難以接受,信任度不會那麼高。

既然如此,那就把店名取得西式一點,讓人們以為是舶來品,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同時,在logo、裝修設計上也儘量向國外品牌靠齊,營造一種濃濃的西式風情。

也正因如此,華萊士被人們戲稱為山寨版的肯德基。但毫無疑問,華氏兄弟的這一策略是成功的。

其次是選址,首店開業可謂是投入了兄弟倆多年的老本,如若不成功便不可能再投入。因此,他們必須選擇一個人流量大,又能夠接受西式快餐的地方。

這個地方非大學城莫屬了,大學生一方面對新事物的接受力更強,另一方面他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憑藉著這樣的策略,華萊士的首店取得了成功,這也給了華氏兄弟擴張的信心。

低價策略,瘋狂擴張

但是,華萊士後續的擴張卻並不順利。究其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華萊士的餐品價格有些高。

雖然它避開一線城市,不與肯德基和麥當勞正面交鋒,但是立足下沉市場的華萊士卻秉持著與一線城市類似的定價策略。

二三線城市人們的消費能力自然比不上一線城市,因此對照肯德基的定價模式並沒有照顧到市場的實際情況。大多數人在嚐了一次鮮之後,便不會再來。

其次,並非只有華氏兄弟看到了下沉市場的空間。

早在1996年,臺灣頂新集團收購“德克士”,投入重金完善業務體系,並在全國開始擴張,該集團的另一個知名品牌是康師傅。

德克士的擴張能力遠勝於肯德基和麥當勞,是華萊士的一個強勁對手。

壓力之下,華萊士發力猛攻,打出低價策略。促銷的時候,25塊錢就能吃到一個全家桶,而它的特價漢堡、雞腿日常也保持在2至3元。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雖然大部分的生產力和高消費人群集中在一線城市,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城市才是主流市場,它們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秉承著低價策略,華萊士滿足了這些城市人們的需求,它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擴張。到了2013年,它的年收超過了6億元。

如今,它以每年增加400多家門店的速度,在全國已經開出了上萬家門店。

結語

有些人認為,華萊士的成功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鑑,因為它本身就是借鑑別人的模式而取得成功的。

但是,要無忌哥說,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西式快餐模式並不只有華萊士一家在借鑑,但為何10多年來,只有像華萊士這樣的少數幾家品牌能夠崛起,開出上萬家門店呢?

究其原因在於,華萊士並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做出了符合國內市場的改變。

作為土生土長的創業者,華氏兄弟從人們的消費能力出發,打出低價策略,搶佔下沉市場的空間。

對於創業者和個人來說,如果要憑空的去打造一個新領域,那是難上加難的,且不太現實。

借鑑他人成功經驗是我們學習成長的捷徑,但借鑑不是複製,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新意,才能夠化為內在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