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現代社會,單身狗越來越多,很多人說自己沒人喜歡,沒人愛,是名副其實的狗不理。

但是細想,這些單身狗真的是社會和大環境造就的嗎,並不見得,深入研究的話,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單身狗是自己選擇了單身,自己拒絕和排斥了戀愛行為,因為他們對戀愛和親密關係有一種懼怕心理。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根據調查顯示,有超過15%的年輕人有這種甘為單身狗的情節和恐懼戀愛心理。要注意的是,這些人只是懼怕戀愛和發生親密關係而已,在人際交往方面是不存在障礙的。有的人甚至人緣極好,是大家眼裡的開心果和萬人迷。

他們的心理活動軌跡大概是,交往廣泛,但是卻並不交心。所以廣而不深的交往方式成了他們社交的總則,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狀態發生改變。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任何人都會有防備的,他們不願意將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最深的憂慮與周圍眾多好朋友分享,導致很多時候他們的內心是寂寥的。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這不禁讓人疑問,既然內心狀態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懼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呢?他們不是更應該和他人建立無間的關係,讓別人走入自己的心扉嗎?

其實這與他們獨特的認知和思維方式有關,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會有這樣一個認知:如果我一旦和你建立了親密關係,我就要和你赤裸裸的相對,我的一切、你的一切,各種前塵往事、各方面短板不足,統統會暴露在彼此面前。這樣時間久了,缺點盡收眼中,彼此就會相互厭棄對方。

擁有如此奇特的腦回路,讓他們萌生了即使有了喜歡的人,也不敢貿然接近的念頭。他們認為不接近就意味著一直擁有,沒有失去。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其實追憶這些人的原生家庭和經歷的話,就可以知道答案。這些人通常在原生家庭成長的最開始幾年,沒有和自己的父母建立正確的依戀關係。

我們都知道,從新生兒到嬰兒時期,孩子的每一個反應都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回應。而父母積極正面的回應,會讓孩子心理有正面的期待和安慰,負面的、消極的回應,則讓孩子不再願意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然後深深的埋入心裡,或者用另外的途徑發洩。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就會疏離,依戀關係也就發生扭曲。之後長大成人,他們也會帶著這種畸形的依戀觀來為人處世。

以至於面對自己喜歡的人,心中想要靠近的時候,湧現出來的卻是他幼年時候不愉快的體驗,久而久之,他就會封閉自己,併產生一種焦慮和自卑的情緒,最後導致不敢靠近那個他想要建立親密關係的人了。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所謂心病還需要心藥醫治,要打破這個魔咒,還要突破內心的限制和桎梏。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首先可以幫助這些人尋找他們幼年時期的不良體驗。

目的是讓他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這種心理是幼年時期的遺留,是他這種不正常心理和認知的來源。在他徹底認清自己恐懼的源頭後,用厭惡和脫敏療法,讓他走出最初的恐懼。

心理學家:單身狗該怎麼打破“狗不理”的魔咒?不敢愛是正常的


總之需要讓他可以直面悲慘和恐懼的現實,找出解決方法,重新在舊傷中,獲得痊癒和安全感。

專業人士需要提供給他們的訊息是,“你是被愛的,並且是值得愛的”,之後再鞏固療效,直至他們克服幼年陰影,建立新的認知方式和安全感。漸漸的你會發現他們開始改變,開始不再恐懼和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