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我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遠也願意前往。那裡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豔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鬆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 村上春樹《雪國》

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這一段話完美的闡釋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物哀文化不僅已經深深浸透於日本文學,而且還支配著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諸多層面。雖然飲食文化一直都是民族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囿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水平,相對於其他的文化領域,日本飲食文化的最終形成和成熟是比較晚的,因此,相對而言,它受其他相關領域文化的影響頗為明顯。

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日本飲食文化的審美傾向,實際上是體現在飲食中的日本文化的特徵,因此自然會涉及日本人的價值觀——諸如對食物所賦予的人文意義、在飲食的規矩習俗中所體現的價值取向等。日本人認為食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所以不會太過干預食材本身,日本料理就是減法的料理。如果你認為極端講求精緻的懷石料理只是單純的高級和式套餐,那還真是大錯特錯了。其實對於懷石料理最重要的事,就是抓住不斷流逝的季節的一瞬間,為此,懷石料理只會使用當季的食材,然後再用心靈去澆灌養分,這樣享用料理不僅會飽腹,還會讓心境更上一層樓。

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因知去日近 蛙亦感夜寒

大家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爆紅的“旅行青蛙”嗎?青蛙完美的承襲了物哀文化所表達的那種纖細的孤獨感。而下圖這道“八寸”(下酒菜),表達的就是看到秋天最後一隻青蛙的情景。漸入深秋,青蛙們隱去身形,日暮之時,蛙聲也不復耳畔,不知它們是否知道自己的孤獨。將自己悲哀,傷感的情緒融入到用心製作的料理,或許這就是物哀吧。

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你若不知何為悲傷,那怎懂得何為快樂?

對“自然物”的感動,尤其是季節帶來的無常感,往往更讓人悲傷。當你看著脆弱凋零時的櫻花,品嚐甜美的草莓大福,聽著烈日炎炎下的蟬鳴,吮吸清爽的流水素面,眼看隨風飄時的楓葉,享受鮮美的烤秋刀魚,欣賞著漫天飛舞的白雪,品味熱氣騰騰的火鍋,這時候能長留你心中的不只有美景和美食,還有那不知不覺產生的儀式感。

蟬吟入岩石 惜乎難久鳴 淺談日本美食和物哀文化的聯繫

美好的事物終將消逝,何不趁著剛好的時節去參與它們的漸漸凋零和逝去,也不枉它們的極盡美麗。這人世說短就短,遇你才如夏,離別卻寒冬,讓我們盡力去抓住眼前美好的一切吧,有時你會發現,那些稍縱即逝的往往才是最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