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公寓,我慌的一比

撰文:昆明樓市動態首席購房顧問 文鋒

繼續地產小陳關於公寓的探討。

之前的文章也提過,投資的兩大要素,投入資金的安全和賺錢能力,無論是企業行為還是個人行為。

6月20日,龍湖簽下優居在昆明288套房源15年的運營,冠寓順勢落位昆明。其實,簽約本身是沒有多高的價值,走個帶有儀式感的過場而已,但這個事情本身的探討意義在於:

賺熱鬧VS賺錢

首先,中央戰略高度謀篇佈局,從主體供給、渠道報道還是租購併舉,還是“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圍繞的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設和優化。但要明確,租購併舉,房住不炒都不是為了發展公寓。

以目前的租賃市場評估,土地供應商、開發建設端、產品運營端、金融支持端、租後服務方紛紛都看中了中國這個萬億租賃的大市場蛋糕。據克而瑞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排名前30的房企中,已有60%通過不同方式佈局住房租賃市場,如萬科、龍湖。

在昆明,且不說住房租賃的規模,長租公寓品牌都有超過10家,連昆明市公租房公司也創立“惠客”公寓這一長租公寓品牌。

其實在龍湖簽約昆明冠寓之前,這個項目早在2013年就引進廣州私享家,按照約定,當時是112套“0月供”,年返7%,再加上15天免費入住權。按照當初的算法,這個產品出租價格是必須要超過月均3000元的,放在當下,預估其租金價格也不會低於這個數。

那麼,能把長租公寓作為主航道業務的地產公司,龍湖在昆明冠寓項目15年的運營中,顯然是算好賬,也做好佔有的準備的。

在昆明,融創的做法也值得關注。在接完文旅項目之後,融創開始收公寓,如果說8000套海豚灣是因為調規,那麼接手呈貢孔雀鎮5000套公寓肯定不是佔有如此簡單。在年初,在鏈家系公寓運營商自如40億人民幣A輪融資中,就有融創中國,這也被視為融創在長租公寓領域的卡位佈局,即通過對自如的戰略投資,收回財務回報,並順勢進入長租公寓行業。

顯然,就目前昆明公寓的去化情況令人堪憂。市場積壓的庫存量、產品的同質化、單位面積偏大、單價過高、租金水平等問題都值得市場深思。

記得在前面《昆明樓市動態》也撰寫過一篇關於《昆明在售公寓》信息,保守估計,目前昆明主城及呈貢新區在售的公寓項目超過30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是上千套甚至幾千套公寓的規模,呈貢新區更為誇張,在售項目遍地公寓。

即使“4.5米層高,買一層贈一層。”但按照昆明一地產名博@雲南老胡有話說 所言“昆明公寓10年不曾漲價”確實一個既定事實。

對此,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萬科也早早涉及長租公寓,也在昆明深耕多年,但為什麼萬科在昆明基本沒有佈局公寓呢?包括恆大、碧桂園在昆明的公寓產品也沒有這個戰略佈局。而同樣的,本土最大的房企俊發,主要的精力似乎也在城市住宅領域。

如果說,房企都只是賺熱鬧而不賺錢,顯然更不現實。

高房價VS高房租

很多人會說,現在房價高位運行,可以通過租購併舉降房價或者降房租。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北京首批企業自持的長租公寓入市了,“只租不賣”,10年租金一次性付清,月租金在1.5萬-1.8萬。

房產大V@壹書生 對此曾發文說,房企自持的長租公寓,房租一定會非常高,其效果一定是助漲房租,也間接助漲房價。畢竟房企是自負贏虧的市場主體,別期望房企們去做雷峰。

在昆明,以 “惠客”長租公寓為例,這是在昆明市東三環方旺片區(東旭駿城),43至55平房米精裝公寓,一室戶型與兩室一廳戶型,月租金分別為749元和898元起租。這租金如果擱在昆明二環以內,確實有誘惑力,但是在東三環之外確實不具備優勢,目前昆明二環邊次新房小兩室配傢俱家電月租在2000元左右,老小區更便宜。

按照國際慣例,作為出租房的年租金回報率應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再加一至二個百分點,按4.9%最低上浮10%市場利率計算就是5.39%,年租金回報率應在7%左右才是合理的。

當然,還有另一個計算方式就是租售比,簡單說就是,在購入之後,以出租的租金方式計算需要多長時間收回成本,由於城市的房價水平不一樣,如果公寓超過20年的回報週期,已經不是理想的投資模型。因為公寓屬於投資性很強的產品,50%的首付槓桿就很大了,時間成本就關乎了投資價值了。

長租公寓定位的目標客群都是希望剛畢業的大學生,城市白領等人群,昆明的人口流入又低,加上多公寓產品供應,無論短租長租,無論是複式還是loft,在昆明,並不是所有公寓產品都適合投資!假設,真能做到7%的回報,也能達到甚至可以超過H公寓的標準了。

高房價與高房租是有必然聯繫,但以目前昆明的房租水平,還不至於到了擠破頭去購房的地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喜歡的都很貴,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

以上為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