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劇變,而你卻渾然不知!

當「限價」這劑春藥遇上了3-5月樓市小陽春,所以你就看到了2018年樓市最火爆的一幕。

至於下半年趨勢怎麼走?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正是逐步應驗了任老的那句話。

“在非完全交易市場中,不讓你買,也不讓你賣,都不讓你交易了,房價還怎麼漲跌?”

所以現在很多地方調控政策不斷加碼,房價卻沒下來,而購房成本卻越來越高,其實這意味著,樓市高位封盤運動已經開始,是大勢所趨。

1 政策封盤

「限價,其實就是在保護房價」。

關注樓市的人應該都發現了,只要有城市出臺限價令,那麼這個城市的房價肯定不會跌。

限價令其實就是給購房者傳達了一個上漲預期。只要限價令在,說明這個城市的房價肯定是上漲的,不然限它幹嘛?

所以在這個預期下,持房業主惜售房源,生怕早賣少賺了錢。拿重慶來講,單鏈家二手房源,近一個月內就從18000套銳減到13000套。交易的多,但主動下架不賣的更多。

而新房市場在這個預期下表現更為明顯。開發商大都拖延開盤或者捂盤不售,即使被迫開盤,也會自己偷偷保留一部分較好的房源作為日後賺錢的砝碼。但是這樣做肯定會減弱市場有效供給,造成群眾哄搶。所以現在全國都在嚴查捂盤捂地,例如最近的長沙。

限價有效地降低了市場交易流動性同時也創造了上漲預期。

所以房產持有者都堅信房價不會跌,而且主動地關閉了交易通道。房價高位鎖死,這就是保護房價的原因。

相對於限價,其他三個政策對封盤的意欲更為明顯。

例如限購就更直接了。明面上是為了精準打擊炒房客,而真實意義就是為了封盤。不出意外,下半年限購的城市將越來越多,成都被約談後已經開始加碼限購,緊接著就是旁邊的重慶,所以在重慶還沒有限死之前,現在還可以上車跟最後一波投資紅利。

至於限售和限貸。

限售未來會成為各個城市的標配,只不過限時越長越表明這個城市不自信,房價泡沫居多。

前幾天有個粉絲在房產研習社裡留言說,為什麼不出臺限售10年20年,這下炒房客肯定都死翹翹了,沒人炒房,房價就下來了。

這種想法一眼看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你想一下,如果限售10年,市場上的房子是賣一套少一套,像北上廣深這樣活二手房的城市,需求本身就大於供給,供給都被限售殺滅了,那大家正常的購房需求呢,誰來滿足?房子的稀缺必然會又一次點燃房價上漲的火焰。

2 未來的房價走勢

無論是防範泡沫危機還是去槓桿,都會建立在樓市泡沫堅固的基礎上,也就是不斷擠壓市場流動性,讓樓市逐漸高位封盤。所以未來買房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但是要想把槓桿降下來,經濟肯定是不能失速的。如果失速了,社會財富收入就會縮水,從而引發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銀行破產等系統性金融風險。

所以,現在央行在緊縮貨幣尋找底線,同時還得找庫存多的城市定向放水。

那麼,哪個地方庫存多,那個地方房價肯定還要靠房價上漲來消化。房價不漲你不買呀!所以,沒漲起來的庫存多的十八線小城市、縣城,2018到2020肯定還得漲,國家也有二輪棚改的計劃。

至於一二線價格泡沫的城市,近兩年房價大漲的概率幾乎為0,只要國家經濟維持得住,就不會再啟動房地產破壞這片試驗田。不然房價一漲,人才流失,資本都跑去炒房去了,新的經濟引擎還怎麼啟動?

所以未來經濟發展的推動靠的是一二線組成的城市群。工業製造、高新技術、高端服務業,全靠這些地方的人才和人口規模經濟效應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