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在中國的早點中,米酒和湯圓是絕配。把米酒燒開,一個雞蛋打散攪勻,嫩黃的蛋花漂浮在白玉般的米粒中,散發著酒香和蛋香,喝一口,甜膩清淡,口舌生津!

而餈粑既是主食,也能當成小吃,每到過年時,很多地方都會用石臼把米搗成粉子,做成餈粑,吃的時候用油一煎,表面焦黃酥脆、裡面酥滑綿軟。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廣州之俗,以烈火爆開糯谷,名曰爆谷,為煎堆心餡。”屈大均《廣東新語》

麻團則是一種油炸食品,把米粉搓成圓坨,在芝麻裡打個“滾”,吃的時候放在油鍋裡一炸,立刻會膨脹起來,變得酥鬆綿滑,有的地方還在裡面裹上餡。

米酒、湯圓、餈粑和麻團這些小吃,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他們和油條、麻花、拉麵、炒飯等,佔領了街頭大半人的“餐桌”。

“珠盒描金紅絡索,饋年呼婢送煎堆” 《羊城竹枝詞》

其中,餈粑、麻團等,不僅僅是食品,很多地方到現在還把它們作為祭祀祖先、饋贈親友的食品。他們色澤金黃、油光明亮,寓意美好,象徵“財源滾滾、金銀滿屋”。

可是,你能想象,這四樣小食品,卻跟古代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嗎?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糯米灰漿到底有多“強硬”?

1978年,文物部門對南京的徐埔墓進行保護性發掘,以適應城市的規劃與開發。這原本是一次常規的開挖,可是在發掘過程中,施工人員卻啃上了一塊“硬骨頭“。

考古人員去掉覆蓋的浮土之後,墓地主體暴露了出來,常規的作法是把封土挖開後,將墓門打工,起出內部的墓葬。通常只要能夠抽出一塊磚頭,整個墓就能夠打開了。

考古人員用鋼鏟挖了半天,鋼鏟變形了,大墓紋絲不動,考古人員累出了一身汗。隨後,他們又拿來鋼釺,卻根本找不到著力點,那磚縫根本插不進釺頭,只是崩下了一點磚渣!最後,無可奈何的考古人員,運用了推土機、挖掘機,依靠大型機械的力量強行破挖,才將墓地打開!

同樣的事情,在民國初年軍閥孫殿英也碰到過。它盜取清東陵時,強壯的民工用盡辦法也沒法打開墓門,最後只得動用炸藥才得逞!

那麼,在沒有水泥混凝土的古代,古人是如何修建出這樣堅固、堪比工事的建築設施呢?其實,這些設施在建設的過程中,和米酒、湯圓等使用了同樣的原料糯米!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不僅僅是墓地使用了糯米漿,城牆、寺院、故宮、堤防等很多地方都在使用。

萬曆三十二年(1604)十一月初九日,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等地震。本月初八日已震,初九日夜再大震,自東北而西南,連震十餘次,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郡治尤甚,樓鋪雉堞多傾塌殆盡。

唐代鹹通六年,佛教大興,福建泉州興建了一座塔。這座塔有十二層高,巍峨高聳,一建成就成為了泉州地地標性建築。

萬曆三十二年泉州發生大地震,根據史料記載,此次地震震級高,破壞性強,毀壞房屋無數。而泉州古塔卻只掉下幾塊石頭,整個塔身安危無恙,其秘訣就是在修建古塔地基時,灌注了糯米灰漿。

除此之外,唐代的開元寺在建造過程中,磚石之間也使用糯米灰漿用於黏合,歷經千年、屢經刀兵而不壞、不朽、不毀,得以留存至今,讓人們感受大唐的繁華與風采。

而修於明代的盧溝橋,它兩側的河堤、護堤,歷經數百年的河水沖刷、浸泡,卻不垮、不滲,幾百年的侵蝕,河堤始終如同剛剛修好一樣!

此外,清朝的餘杭海塘,南京、西安的城牆,明故宮,用的全部是糯米灰漿,這些古代的建築,歷經了數百年的風吹雨打,能夠跨越歲月,得以留存到後世,成為華夏文明的見證者,也都是糯米灰漿的功勞!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近年來,在對古代建築的研究中,人們充分領略了糯米灰漿的堅固程度,誰又能夠想到,這種能夠炸出香酥可口的麻團的糯米,居然有著如此強悍的黏合力!

古代的糯米灰漿,不僅僅是食品的原料,更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作為建築材料在城防、建築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銅牆鐵壁是如何鑄成的?

城牆在人類文明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了城牆,才能夠抵禦外敵、反抗侵略,才能夠強化治安,保證居民的安全。

那麼,城牆是如何產生的呢?

遠古的人類,在部落戰爭和狩獵、以及建造聚居地時,發現泥塊、石頭壘成的牆,能夠有效地防止野獸侵襲、敵人攻擊,增強防守力量。

而用在戰爭中,防守的一方如何擁有城牆,能夠有效減少傷亡、保存力量,同時給予攻城的敵人以巨大的殺傷。

古代的城市,毫無例外地都會有高而厚的城牆,戰爭年代,固若金湯的城牆能夠抵禦敵人,和平時期,又能抵禦野獸、保護城內居民、區分內外。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

從春秋時期開始,諸侯們充分認識到了城牆在戰爭中的重大作用,興起了修建城牆的熱潮。同等的兵力下,只要擁有城牆,基本上不可能被擊敗。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世界上最有名的戰爭莫過於特洛伊戰爭,擁有無數英雄的希臘打了整整十年,勞而無功、損失慘重,最後還是依靠一隻木馬攻入城內,沒有堅固的城牆,根本不可能守城十年。

有時候,堅固的城牆甚至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領大軍征伐瓦剌,卻在土木堡慘敗,全軍覆沒!也先率領瓦剌大軍,挾土木堡大勝之威,進逼明朝首都北京。北京一破,整個華北將無險可守,輕騎一日可至開封城下。

然而,精銳的瓦剌騎兵圍攻北京城近一個月,損兵折將、卻沒有攻下北京城,無奈之下只好退兵,實力士氣大損之下,再也無法對明朝形成威脅,最終放回了被他們俘虜的明英宗。

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守住了國門,讓大明轉危為安,靠的就是北京堅固高聳的城牆,讓慣於馬戰的瓦剌騎兵無可奈何!

在古代的戰爭中,戰勝對方的標誌就是攻下對方的大型城池。南京、洛陽、長安、咸陽、潼關,這些千古雄城,哪個沒有經歷殘酷的攻守之戰呢?而秦始皇更是集百萬民夫,修建了地球上最長的城牆長城。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率領軍民在蒙古精銳的攻擊之下,能夠堅守數年,靠的不就是堅固的城牆嗎?如果沒有城牆作為倚仗,就算郭靖有三頭六臂也無濟於事。

在冷兵器時代,城牆的堅固程度,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城市的防守能力,那麼,除了高、厚之外,城牆的防守能力來自何處呢?這就要從城牆的發展史講起了。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從“蜃灰”到“糯米灰漿”,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探索

城牆的原始形態是柵欄,將木頭,一頭削尖打入地下,再綁上橫木,這就是城牆的雛形了,它被設置在聚居地附近,用於防止野獸的侵襲和防禦敵人的進攻。

這種“城牆”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成本高、強度差,可能被野豬拱一下就倒了,所以人類很快就採取了石頭作為築牆的材料!

石頭硬度高、取材便利、抗“擊打”能力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被人們所採用了!但是,石頭肯定不能單純地壘在一起,最早的人類採用的是黃泥。

將黃泥堵塞在石頭的縫隙中用於黏合,增強了城牆的強度,然後黃泥最大的問題是強度差,不耐水,下了陣雨就毀壞了!

此外,石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硬度高、不易加工,尤其是很難加工成標準的石條,這就導致城牆無法修得很高。

以古代的工具而言,小批量製作“石條”是沒有問題的,卻根本無法滿足大型城池的用料需求。要把石頭加工成非常規則的幾何形,從成本上來說並不划算,所以石制的城牆非常罕見!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陶器的燒製技術,開始大批量生產青磚!以燒陶工藝製成的青磚,形狀規則,便於大批量生產,是極為理想的築城材料。目前遺存的和歷史上所能夠查詢到了城牆,其主要材料就是青磚。

但是,青磚總不能直接摞在一起吧?必須採取黏合劑灰漿把它們“粘”起來,才能變成堅固的城牆,人類最早採用的灰漿,叫“蜃灰”。“蜃灰”,其實就是牡蠣殼燒成的灰。

《弘治溫州府志》指出:“蜃灰,以牡蠣殼燒灰為上,小蠣殼為次,小蛤殼為下,三色不等,而大蠣為勝。”《天工開物》又云:“火力到後,燒酥石性,置於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蜃灰”的主要材料是牡蠣殼,它的主要成為是氧化鈣,在高溫下燒成灰之後,潑上水讓它產生化學反應,經過風化、細磨,再加入別的配料,就變成了蠣殼灰漿。

其實“蜃灰”就是最早的石灰,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這種灰漿製備方式,用它來取代黃泥用於建築中。刷了灰漿的牆,不僅平整美觀、隔音吸潮,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牆面的強度。

《隋書•南蠻傳•林邑》:“其國延袤數千裡……以塼為城,蜃灰塗之,東向戶。”

“蜃灰”與黃泥相比,耐水性、粘性特別好,是理想的建築材料黏合劑,所以一直被人們使用,在新石器時代到南北朝時期,都發現了使用“蜃灰”作為黏合劑的建築物。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周禮•秋官•赤犮氏》:“以蜃炭攻之”

但是由於生產工藝的限制,“蜃灰”仍然無法普及推廣,屬於一種高檔建築材料,在商周時期多用於宮殿和陵墓的修建。至於老百姓,依舊用不起,只能用黃泥抹牆。

“蜃灰”的大規模使用是秦統一六國之後的事情,這個封建王朝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展現出了驚人的建設能力和動員能力,“秦直道”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元和郡縣圖志》“秦故道,在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雲陽,即此道也。”

公元前三十五年,出於軍事目的,秦始皇命蒙恬徵發民夫,歷經三年,修建了一條南起雲陽、北達九原,途經陝西、甘肅、內蒙古,穿越15個縣,長達700公里的軍事要道,用於兵力的快速投放和糧草輸送。

這條“秦直道”,餘部以“蜃灰”拌合黃黏土修築,地面堅實、可跑重車,成為秦朝威懾遊牧民族的重要通道,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級保護文物。

到了西漢時期,“蜃灰”的升級版出現了,工匠們將石灰黏土、水、砂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於築城修路,風乾之後強度極高。

“三合土”最大的特點就是材料易得,成本極低,得以在軍事、建築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東漢末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各國在邊界均築高城作為守護。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為名。”“高隅隱日,崇墉際雲,石郭天池,周緜千里。”《晉書•赫連勃勃載記》

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大夏國的統萬城。公元413年,大夏王赫連勃勃徵發十萬民夫,歷經六年建起了統萬城。

“阿利性尤工巧,然殘忍刻暴,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 《晉書•赫連勃勃載記》

在史料中,對統萬城的建設過程中,經常會提到“蒸土築城”。許多人誤以為是將築城的土用高溫蒸。實際上是生石灰和沙子、粘土拌麵“三合土”,加水後生石灰產生大量熱氣,“蒸氣升騰”,所以叫“蒸土”。

這種石灰築成的牆,隨著水分的乾燥逐漸鈣化,時間越長城牆鈣化度就越深,強度也就更大,最終跟石頭一樣結實。

“赫連城堅密如石,劇之皆火出。”宋沈括。

在建造過程中,每一段城牆在造好之後如果用鐵錐子能夠扎進一寸,就殺掉築牆的工匠。用這種殘酷的方式建造了固若金湯的統萬城。

幾百年之後,沈括實地考察統萬城,看到荒廢在塞外風沙中的遺址後,亦為其堅固而驚歎!可見統萬城之堅固,也從側面證實了“三合土”的優良性能。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中國人在追求工藝的道路上,一直沒有止步,人類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又發現了糯米灰漿這種更為強大的建築材料

糯米灰漿到底是誰發明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它很有可能是人們在食用糯米時,對這種粘性極大的食品突發其想,把它應用於建築中,試驗之下效果卻出奇地好。

糯米灰漿在傳統的“三合土”中加入適量的蒸熟的糯米,再加上洋桃藤汁,反覆混合攪拌,就變成了強度極高的“糯米灰漿”。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強度最高的建築材料。

糯米灰漿一經發明就被應用於重要建築。而糯米灰漿使用量最大的,莫過於荊州城牆。

荊州位於江漢平原腹地,周邊素有糧倉之稱,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就是“劉備借荊州”。

劉備擁有了荊州之後,江東和曹魏為什麼會“憂心忡忡”?因為荊州是能夠成就霸業的重鎮!現今的荊州城牆修建於明朝,它經歷了數百年的風吹雨打,依舊城固如鐵,它的磚縫連刀都插不進去,素有“鐵打的荊州”之稱。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那麼,荊州城為什麼能夠大規模使用糯米灰漿呢?這與江漢平原的農業發展和水稻的大規模種植有關。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化、種植水稻的國家,是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類遺址中,考古人員就發現了由稻殼、杆、稻粒堆積成的灰堆,厚度達到40多釐米,充分證明了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種植水稻了。

而從全國範圍來看,水稻的種植遍及太湖流域、江淮流域,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在大規模的推廣和種植過程中,人類發現了“糯米“。這種糯稻,粘度高,能夠製作很多小吃,沒想到最終卻變成了建築材料。

從性質上來看,糯米涼寒,不易消化,多食腸胃不舒適,無法承擔起主食的重任,但是,如果把它製作成餈粑、年糕、粽子、米酒、麻團和湯圓,卻是難得的美味。

《禮記•內則》淳熬,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荊州城牆能夠大規模使用糯米灰漿,利益於水稻的大規模種植。人類推廣種植水稻,是為了獲取食物。東晉衣冠南渡之後,把先進的耕作技術傳播到了南方。歷經南北朝的技術積累,在宋代得以爆發

五代十國的戰亂結束之後,宋朝的人口超過了一億,對糧食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稻麥輪作技術的出現,使江漢平原大開發提上了日程。人們開始在江漢平原平湖造田、改良土壤,讓蘆葦眾生的荒灘變成了稻花飄香的糧倉。

水稻的種植,讓中國主產糧區由“蘇湖熟、天下足”向“兩湖熟、天下足”轉變。到了明朝,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以大米作為主食。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糯稻作為“特色品種”,產量也得到了提升,荊州城正好處於江漢平原的腹地,所以能夠“奢侈”地使用大量糯米灰漿築成。

由於糯米強悍的黏合能力,使它成為了封建王朝時代的戰略物資,很多地方種植糯米往往不是作為糧食,而是用作築城物資,對產量、品質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

千年風霜,滄海桑田,當人類發明了水泥之後,糯米終於從一種戰略物資回覆了食品的本位,豐富著人們的餐桌,調劑著人們的生活。

米酒、湯圓、餈粑、麻團:你能想象它們跟古代戰爭有什麼關係嗎

時值暮春,繁花滿城、楊絮飄飛,漫步在一個城市中,要上一碗米酒湯圓,在甜香的蛋化中,品味著文明的氣息。當糯米終於不再作為一種建築材料時,文明的氣息變得格外柔軟,稻花香裡說豐年,盛世如此,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