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中國人過生日,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其中有一項“吃壽麵”,北方人吃長壽麵,有一根面不斷的可以煮一碗的,借麵條來祝福個人長壽,代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廣東地區,生日會選擇吃“伊麵”做長壽麵,寓意長長久久,健健康康。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在廣東,作為 “長壽麵”的伊麵,其實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麵,把雞蛋麵條先煮熟後用油炸,這樣可以貯存起來,伊麵未吃的時候,顏色略帶金黃,像一個小臉盆子那麼大,非常有看頭。想吃的時候,放到煮開的水中灼軟,撈起後配上濃濃的湯汁,還可以加入豬腳、牛腩、炸醬、豬腸、龍蝦……等不同配料。吃的時候,湯汁配上爽滑的麵條……那個美味啊,讓人許久都忘不掉,這就是伊麵的吸引力了!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說到“伊麵“的出現,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家伊秉綬,經常在家中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在招待客人的過程中,無意意就創出了“伊麵”。流傳有兩個版本:第一種版本是一次聚會中,伊秉綬家的廚子因擔心忙不過來了,伊秉綬就讓廚師用麵粉加雞蛋預先製成麵條,然後卷好一團團後晾乾,再用油炸至金黃色備用,等客人來了,放到水中一煮,再加上調料後就可以招待客人了。第二種版本是說伊秉綬有一次宴客,廚師在忙亂之中,把煮熟的蛋面放入了已煮熱的油中,撈起以後,已來不及再重新做面,於是匆忙中放在湯汁,就端上給客人吃,卻意外的大獲好評。最後,書法家宋湘來伊秉綬府上做客嘗過這種面,感覺得非常美味,當知道這種麵條還沒有起名字時,就把面命名為 “伊府麵”的名字,從此之後,“伊府麵”在民間流傳開來,後來被簡稱為“伊麵”。這個伊麵,實際上世界上最早的速食麵、方便麵、公仔麵,被稱為現代“方便麵”的鼻祖。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在廣州,提到吃伊麵,大家自然而然就想起一間老字號麵店:堅記麵店,因為在廣州,真的沒有見到過第二家專門做“伊麵”的小食店了。這間店位於廣州西關老街的長壽東路,一條非常具有老廣州風情的老街,周圍雖然有許多特色的美食,但珊珊三丫頭都會到堅記麵店吃上一碗“伊麵”。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堅記麵店的店面不大,中間玻璃櫥櫃放著一個個像“小臉盆“般大小的伊麵,彷彿就是一個“活招牌”,然後一邊是一個開放的煮麵廚房,另一邊是顧客吃麵的地方。雖然是老字號,但說不上什麼好的裝修。來吃麵的顧客一般是先到收銀臺點餐,拿到號後就自己找位置,碰上人多的時候還要搭桌子一起吃。好在店內的服務人員基本都是講粵語的,來吃麵的又多數是本地街坊熟客,所以,雖然服務不算周到,但街坊氣息濃。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珊珊三丫頭喜歡這裡的炸醬豬手撈長壽伊麵,這裡的豬手煮得很軟很糯很入味,還有股濃濃的南乳味,把炸醬伴著伊麵一起吃,伊麵松而不散,吃起來有爽滑口感,另外會一碗湯,還能喝到骨頭和大地魚的鮮味。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點自己愛吃的配料,如牛腩、豬手、豬腸……等。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雖然“伊麵”是方便麵的始祖,伊麵的油炸是一種烹飪的手法,但方便麵的油炸還是保存的方法。伊麵的麵條很粗,是普通麵條的兩三倍大,煮時感覺伊麵內彷彿有毛孔,能更充分的吸收配料的味道,吃起來特別滋味。珊珊三丫頭來覺得伊麵是非常好吃的,在堅記吃了許多年也吃了許多次,一直都是那個味道,只是價格不知漲了多少次。

廣州這間老字號的麵條,明明是方便麵鼻祖,卻成生日的“長壽麵”

每次吃完麵後,感覺意猶未盡的珊珊三丫頭,會再買一些“伊麵”帶回家。從學生年代到現在,這碗“伊麵”就像是伴著成長。即使是許多年後,仍是當初記憶中那碗“伊麵”的味道,下次,再經過長壽東,我依然會繼續光顧。

那麼,你有聽說過“伊麵”嗎?你有在什麼地方吃過“伊麵”?你有到長壽東的“堅記”吃過伊麵嗎?你覺得伊麵與方便麵的味道有差異嗎?你更喜歡哪一種?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旅行,你會不會來堅記試一試“伊麵“?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